薪火相“传” 热爱申“承” 学青会赛场上海教练接续奋斗成佳话
逐梦新时代,青春更精彩。11月15日晚,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圆满闭幕。在学青会赛场上,我们看到不少曾是上海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转型成为教练员带队征战的身影。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陶璐娜、曹忠荣、钱震华等,还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到教练员队伍中。
他们遍布各个项目,带领青少年运动员在学青会上取得佳绩,彰显上海竞技体育深厚底蕴,代代相传。
击剑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六年前,陈昊聪、刘星宇、何伟、肖烨巍在天津全运会中,帮助上海队时隔20年再夺佩剑男团冠军。
六年后,在首届全国学青会击剑(公开组)比赛中,陈昊聪、刘星宇、肖烨巍作为教练员,带领上海市黄浦区队在佩剑项目中,收获2金2银(男女个人冠军、男团女团亚军)的好成绩。
运动员时期,他们四人开创了上海男子佩剑新辉煌,退役后纷纷转型成为教练。陈昊聪目前是上海市击剑队男子佩剑主教练,刘星宇是男子佩剑副主教练,肖烨巍是女子佩剑副主教练,何伟选择投身基层,担任市体校男子佩剑主教练。
四人中,1992年出生的刘星宇年龄最小,今年才正式步入教练员岗位,他表示:“刚退役时,有考虑过从事别的工作,不过看到以前队里老大哥们都当了教练,有所触动。当时,陈昊聪也希望我去队里帮他一块带训男佩,自己从小练击剑,还是割舍不掉对它的感情。”
陈昊聪和肖烨巍同为1987年出生,何伟比他们小一岁,作为同一批运动员,他们从13岁起就在少体校开启击剑生涯,20多年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三人早已成为铁兄弟。基层教练何伟每当有好苗子出现时,他都输送给自己兄弟们,“把队员送到他们那里,我很放心,相信他们能把队员培养出来。”
这份“放心”也是双向的。“我了解他的训练方法和技术,从小我们都是一个师父带出来的,他的队员底子扎实,接手起来更容易。”肖烨巍刚回上海不久,此前担任中国女子佩剑队中方教练,“现在又和兄弟们并肩作战,熟悉又亲切。我们四个人私下一直说,无论如何上海佩剑的优势,不能在我们这里断棒。”
上海市击剑队在近些年完成了新老教练员传承,陈昊聪、刘星宇和肖烨巍从恩师汪兴旗手中接过教鞭,陈昊聪说:“以前做队员时,汪指导是师父,现在我们当教练了,他还是师父。我时常与他沟通,他也会把自己带教经验传授给我们,这就是上海市击剑队的底蕴。”
比赛结束回到上海后,陈昊聪和汪兴旗有了小聚的时间,“我刚退役时,汪指导就希望我能留在队里,接过大旗,培养下一代运动员,继续发扬上海在佩剑项目中的传统优势。每次见到他,都要和他汇报一下阶段性成果,也请他把把脉。”
平日里各自有带训任务,陈昊聪、刘星宇、何伟、肖烨巍很难齐聚在一起,在学青会赛场四兄弟久违地一同出现在赛场边。“以前当队员我们天天在一起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现在每当我们四个聚在一起时,就特别珍惜。”在男子佩剑单人颁奖仪式后,兄弟四人还在冠军领奖台上,还原当年全运会领奖时站位,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用刘星宇的话来讲:“我们四个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运动员时期并肩作战的战友,变成工作时的左膀右臂,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感谢一个战壕里出来的兄弟们,他们是我最坚持的依靠和后背,有他们在,我相信上海佩剑会越来越好。”陈昊聪笑着说道。
体操
留队任教再启新征程
用热爱克服困难挑战
11月8日,首届学青会体操项目在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决出男子乙组的金牌,上海市杨浦区队以296.750分顺利夺冠,男子甲组团体项目,也取得亚军战绩。男队主教练何幽潇赛后表示:“这次比赛我们队伍得到充分锻炼,成绩有得有失。从长远看,学青会不是他们终极目标,2025年全运会才是。”
何幽潇从小由徐汇区输送到市体操运动中心,2007年曾经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六届城运会,步入成年后获得过2015年亚锦赛体操男子双杠冠军和全国锦标赛冠军,2021年退役正式转型成为一名教练员。
2015年6月4日,2015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体操测试赛在福建福州举行,何幽潇获得男子双杠项目并列第一名
谈及自己最初的选择,何幽潇说:“选择成为一名教练,是想弥补自己职业生涯留下的遗憾。当运动员时,我没能拿到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退役后,想通过当教练,培养出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让他们实现我的梦想。”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身份转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何幽潇坦言,曾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我2017年退下来,开始接手带训工作,2021年全运会上海体操男团首次未能晋级决赛,这对我打击是挺大的。当时想要不算了,自己可能不适合做教练。”
陕西全运会后,何幽潇接手上海市体操男队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新人培养问题。“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和市体操队给了我很多鼓励。以前一起比赛的高渊、李光耀等师兄和我分享了当教练的经验,自己也一步步树立起信心。”
也许是多年当运动员经历,培养了何幽潇顽强的意志品质,他将这份压力转换成动力,“当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我一定要把队伍带出来。” 在他辛勤付出下,上海市体操男队有了明显上升趋势,在二青会等重大比赛中,已经成为领奖台常客,更为国青队输送了不少上海好苗子。
此次出征学青会体操男团甲组的参赛运动员,目前是上海队主力成员,也是备战2025年全运会的重点队员。“这次取得银牌,我反而认为是一件好事,现在输总比全运会时输要好。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回去后可以针对不足继续训练,我对他们有信心。”
事实上,这次参加甲组比赛的上海运动员,目前正处于上难度阶段,提升难度也伴随着失误增多,这是体操运动员不可避免的成长过程,诚如何幽潇所言:“该交的学费一分也不能少,在大赛中得到历练,这份‘学费’交得值。”
马术
双重身份带来多重突破
在学青会马术赛场,一些现役优秀运动员兼顾教练员角色,出现在场边,将自己多年参赛经验传承给青少年运动员,助力他们快速成长,推动上海马术可持续发展。
许新(后排右三)、徐墨菲(后排左三)
在马术个人三项赛中,上海市杨浦区选手徐墨菲获得第一名。她的教练员许新是现役中国马术运动员,2021年代表上海队获得第十四届全运会马术场地障碍团体金牌、盛装舞步团体银牌。“我把经验和技术告诉给队员们,主要是比赛细节。我曾经历过、使用过的经验,取得不错的效果,把它传授给队员,希望他们可以少走弯路。”
传承上海马术,许新觉得自己正处于最好的阶段。“现在我是一边教,一边练。教队员技术的时候,我自己也在琢磨技术,同时这个过程队员会带给我新启发、新思考,对我自己也是促进作用。”
正是这种薪火相传,上海市马术运动员在本届学青会获得的好成绩,在所有参赛队中遥遥领先,上海市青少年马术运动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文:程超
体坛幕后人|普陀区青少年体校佩剑教练徐琳:她拿着剑,耕耘18年
下午3时半,普陀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击剑房,剑与剑清脆的击打声不绝于耳。由于放学时间不同,佩剑教练徐琳在这里等每一个参加训练的孩子,一直到晚上7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私人俱乐部的教练,工资会比基层教练翻三四倍不止,但徐琳18年来始终耕耘在基层一线,她说:“我们去学校主动选才,给家长和孩子普及击剑项目,还担负着给上海输送青训人才的重任,这些都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图说:本文主人公徐琳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人生选择题 坚守
人生,就是在不断做选择题,徐琳说自己是那种一旦选定了,就会脚踏实地,将眼前的事情做好的人。
16岁,徐琳就面临人生第一个选择。练了4年重剑的她,成绩平平,1998年上海成立了女子佩剑队,是专心读书,还是改项佩剑?徐琳觉得这道选择题不难,她决定接受新挑战。仅仅1年后,上海女子佩剑队成了全国冠军,很快徐琳和队友入选国家队。
选择不难,但要坚持下去不易。在备战国际赛事的关键节点,徐琳先后两次受伤,最终没能在国际赛场展现自己。带着这份遗憾,徐琳22岁退役后,去到普陀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当了一名普通的基层教练。她相信,一定能培养出比自己更出色的运动员。
图说:徐琳给学员训练
面对好苗子 动情
“她比我当年厉害。”提起已入选国青队的刘彬淑,徐琳有很多感慨,“她刚入队时,是一个看上去不怎么起眼的孩子。”中间有个小插曲,练了一阵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刘彬淑一家搬去了外地。没想到一年后,父母又将女儿送回了徐琳手里。原来,刘彬淑认定了要练佩剑,但在外地找不到好的教练和俱乐部。为了佩剑,全家又搬回上海,那一刻,徐琳便告诉自己,冲着她这股劲儿,一定要好好培养。
“她平时看上去文文静静的,但在训练时,特别有拼劲、有韧劲。她家离少体校距离非常远,但无论刮风下雨,都会早早到达训练场地。训练时从不偷懒,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项训练要求,回家后还自我加压,反复回顾动作要领……”
去年全运会,比赛刚开始不久刘彬淑的脚踝就扭伤了,但她强忍着疼痛坚持,在她的带领下,上海女子佩剑团体冲进决赛,创造近几届全运会最好成绩。“她最后是凭意志品质坚持下来的,我听说后差点落泪。”徐琳说。
图说:学员们在训练中
自己当运动员时很少落泪,反倒是当教练后,徐琳会因为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快乐和挫折而动情。
全身心工作 值得
教练这份工作几乎占据了徐琳的整个生活。一周训练6天,每年只有春节放4天假。“我从来不给自己放假,也不出去旅游。”甚至在休产假期间,她也心系训练,“只要孩子想练,我就开心。”
徐琳说,佩剑的技战术一直在更新,她也一直在自我学习。前几年全国联赛,她自费带队比赛。“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我一直在各个赛场指挥,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家长支持、孩子积极性强,我就觉得很值得。”
队里有不少来自甘泉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为了备战市运会,徐琳每周二到学校给孩子们开小灶,在体育课的时间,孩子们到她这里报到,她一对一带训。
图说:徐琳为学员整理击剑服
去年的上海市击剑锦标赛,普陀区佩剑位列全市总分第一,徐琳本人则连续两年获得上海市精英系列赛优秀教练员称号。“我练重剑时参加过市运会,当时运动员没现在那么多。”徐琳说,“今年市运会,击剑共有48个组别,其中佩剑就有16个组别,包括个人、团体、男女单项等比赛。无论最终成绩如何,击剑运动对孩子们的人生会有深远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体力、脑力、意志品质……”(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
记者手记|亲历者
因为受伤,徐琳的击剑生涯,以一种遗憾的方式落幕。如今,在刘彬淑的身上,徐琳看到了比自己更强、更有韧劲的新一代。全运会后,徐琳问刘彬淑,脚疼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放弃。她坚定地说:“没有。我就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拼一把!”
图说:徐琳准备训练器材
徐琳是上海第一批佩剑女运动员,到了今年市运会,上海的佩剑队伍愈发壮大,培育出的佩剑人才更是一茬又一茬。她和她弟子的经历,也是上海体育蓬勃发展的缩影。
上海市运动会是培育青少年体育人才的舞台,这个舞台曾走出王励勤、庄泳、钟天使等世界冠军,鼓舞着更多的青少年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即便最终没有获奖,体育依然能带给青少年无穷尽的宝贵财富,塑造坚强不屈、勇于挑战的性格品质,这是徐琳的亲身经历,也是她想跟参加市运会的青少年说的。(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