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野战军汽车教导队的个别教练,教学中沉不住气偶尔就吼骂学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军野战部队每个师或团级单位,都有正常编制的汽车教导队。汽车教导队作为部队里的技术业务培训单位,里面的汽车教练员,都是从基层各分队抽调来的老司机;这些老师傅,都是服役多年的老兵,在野战军汽车行业,兵龄越大资格越老,论资排辈,以学车年限为最大。每次修理车辆或探讨汽车有关业务,以老师傅为上,大家必须服从老师傅的工作业务安排,新司机要给师傅递修理工具,围在所修车辆旁边虚心学技术,这是部队多年形成的规矩。
那年代部队没有多少技术兵种,汽车兵是部队里的“香饽饽”,新兵进入部队,大都瞄着汽车连,汽车行业到处流行着口语:“离地三尺,高人一等,马达一响,财神爷来,车轮滚滚,财源滚滚,方向转转,时来运转。喇叭一响,黄金万两”。
新学员进入汽车教导队学习驾驶初期,学员之间学习进度差距不大。一段时间后立分高下,人的悟性不一样,接受能力有快有慢。这时候,个别文化程度低,耐不住性子的汽车教练对接受能力差的学员就开始出言不逊,伤人的言语脱口而出:猪脑袋,木瓜,番薯头,傻逼逼,笨咔咔等。教练吼骂声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学车过程中学员太过专注投入,教练的吼骂都没往心里去。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挨咒骂的学员毕业几年后又成为了汽车驾驶教练,碰到接受能力差的学员他也象当年的教练那样顺口来几句粗话,这可能是行业粗语吧。
穿行在喀喇昆仑,这是一群高原汽车兵的成长故事
炽热的心
■马嘉隆
一个清晨,喀喇昆仑高原天高云淡,旭日为冷寂的雪山披上一身“霞衣”,波澜不惊的湖泊上点点浮冰星罗棋布,湖畔的草木正等待着春风的唤醒。
一支新驾驶员复训的车队闯入其中,打破了群山间的静谧。我坐在运输车里,一边拍摄高原汽车兵的训练日常,一边与带车的教练员张洁聊天。很难想象,这位看起来温和敦厚的班长,曾在4年前获得“国际军事比赛-2019”“汽车能手”重装备运输车课目1C项目比赛冠军。
回顾那天的比赛,一向沉静的张洁也有些感慨。随着他的描述,我在脑海中不断还原赛场上的画面。驾驶室里充斥着发动机的轰鸣,让人不由得热血沸腾;张洁始终保持沉稳,双眼从窗外飞速变换的景象中捕捉着重要信息,心里不断闪过当前路况最适配的发动机转速。他毫秒必争地快速换挡,挡杆不时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张洁心无旁骛地驾驭着“钢铁猛兽”,疾时如风雷滚滚自山路上呼啸而下,徐时亦能以极小误差稳稳穿过障碍……
那天,一骑绝尘的张洁惊艳了全场,毫无悬念地夺冠。然而,只有了解他的人才会知道,精湛技艺的背后是经年的磨炼,他的“冠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笑着对我说起往事:“我从不是什么‘天赋型选手’。刚接触驾驶时,学了两个礼拜,倒车入库时连库门都找不到。”刚学车时“笨手笨脚”的张洁,后来正是靠着勤学苦练的“笨功夫”,才在驾驶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前路虽然充满未知,可张洁相信,只要自己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学车的第3个年头,张洁开始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比武。很长一段时间,他以满腔热血迎接每一次考验,却一个名次都没能拿到。无数个深夜,张洁也曾有过迷茫:明明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却一点成效都看不到,自己到底是不是这块料?
陪着他不断“再比一次”的,是最初教他驾驶的班长石东辉。石东辉于他,亦师亦友。他俩脾气相冲,常为技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可不管怎么吵,石班长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技术,并鼓励他一起备战、比武。
有了石东辉的陪伴与帮助,张洁逐渐重拾信心。又是3年,一路磕磕绊绊的张洁终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奖牌——新疆军区驾驶员比武第二名。这枚军旅生涯中的第一块奖牌,至今仍是张洁心中分量最重的。“这块奖牌让我坚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山高路险,张洁一直关注着前方蜿蜒的山路,每隔几分钟就向车上的新驾驶员白羽和李金拾分享经验。昔日比武场上叱咤风云、一枝独秀的老班长褪去了光环,以更饱满的热情培养着新兵。
“他们学得都比我快,以后肯定也更优秀。”提起自己的徒弟们,张洁脸上流露出期盼。复训的车队返程时,绚烂的晚霞再度将喀喇昆仑高原映得金灿灿。
其实,张洁教给战友们的,又何止一身技艺。他的军旅轨迹本就给人以鼓励:彷徨时再努力一分,失意时再拼搏一把,勇敢闯出一片新天地。
回到野战板房后,白羽等新驾驶员还在加练。发动机的轰鸣声在高原上回荡,我仿佛听见一颗颗炽热的心在跳动。
(本文刊于2023年4月28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内容有删减;图片来源解放军报,唐建平 绘)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向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