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豪:17岁成世界冠军,脸上曾缝30多针,退役后进人大读书
短道速滑曾在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开启了金牌零的突破。自那以后的每届冬奥会,无论中国代表团所面临的夺金形势有多严峻,短道速滑队的表现总能让国人长舒一口气。从运动员杨扬、王濛、范可新,再到教练王春露、李琰,中国短道速滑队从来不缺“明星”。
如今提到中国的冬季项目男子运动员,武大靖应该是大家最先想到的人吧。而在武大靖成名之前,扛起中国短道速滑男队旗帜的人,名叫梁文豪。
短道速滑男队低谷时期的领军人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短道速滑队一直是阴盛阳衰的局面,李佳军、李野等运动员退役之后,男队一直没有太突出的运动员出现,陷入了低谷。直到梁文豪惊喜出现,这一局面才有了暂时性缓解。
1992年7月,梁文豪出生于辽宁抚顺。7岁时,梁文豪经常感冒、发烧,为了让体弱多病的儿子强身健体,父亲梁华民把他带到了抚顺市东三路一家商场的旱冰场游玩。 就这样,梁文豪与滑冰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抚顺没有正规的冰场,冬天的时候,已经多次在省内比赛夺冠的梁文豪,就只能在河道上练习。父亲心疼儿子太过辛苦,又想让天赋满满的他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就在四处打听后把梁文豪送到了长春培训、上学,他们夫妻二人也搬到这里陪读。来到长春后,梁文豪训练太过刻苦,原本很直的一双腿变成了X形,脚骨变形也让他一辈子都穿不上皮鞋。
不过付出总会有回报,他的进步神速,实力突飞猛进,还成为了同门师姐周洋的陪练。不过就在2007年,梁文豪在训练时与队友发生碰撞摔倒,队友的冰刀划到了他的下巴,当即拉开一道大口子,他当即被送到医院缝了30多针。 痊愈后的梁文豪丝毫没有松懈,不过在训练中变得更加小心,学会了保护自己。终于在两年后,他入选了国家队,并迅速走向人生巅峰。
2010年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500米的比赛,可以说是梁文豪的成名之战,不过这场成名之战却充满了十足的戏剧性。 在半决赛中,加拿大名将查尔斯·哈梅林和韩国人盛锡贝双双摔倒,梁文豪得以幸运晋级。而在决赛中,梁文豪将会面对着三位加拿大选手的巨大挑战。
熟悉短道速滑的冰迷都知道一个常规打法,就是但凡在比赛中,有多位同国运动员同组比赛,都会有“团体式”的作战方式。有时候甚至会采取牺牲某个运动员的极端做法,以保证金牌不归别国,梁文豪在那届世锦赛上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短距离项目而言,起跑对最后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好在梁文豪的爆发力和速度一直不错,起跑之后抢到了比较有利的位置。在遭到三名加拿大运动员前后夹击的情况下,线路守得很好,比赛前半程一直守住了第二名的位置。
最后一圈,在感觉到领滑的弗朗索斯·哈梅林突然降速的时候,他当机立断,从外道“超车”。而三位加拿选手在内道挤成一团,人仰马翻,梁文豪则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外道超越,绝杀小哈夺冠!
这个冠军是李佳军退役后,中国男队收获的首个个人世界冠军,这中间隔了整整七年。梁文豪成为了李佳军和冯凯之后,中国第三位获得世界冠军的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17岁的他也是最年轻的一位。 在温哥华到索契奥运周期里,他是中国男队的绝对领军人物,不管单项还是接力,不管世界杯还是世锦赛,都有冠军奖牌收入囊中。
不止是冠军,还是学霸
在当前国内的体育大环境下,对于很多选择走竞技体育这条道路的运动员来说,这一选择就意味着要与完整的传统教育过程说再见了。能够在国际赛场上获得成绩的运动员,则可以凭借所取得的成绩“换取”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大多数运动员选择体育类或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进行学习不同,梁文豪在退役后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新闻专业。
与多数运动员“走学式”的学习不同,梁文豪在进入大学后,与同学们正常上课、正常考试、正常修学分,彻底融入了校园生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自己在学校里上课最长的一天,是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9点10分。
能够如此清晰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都要受益于梁文豪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当很多人把练习体育当作学不好文化课的无奈选择时,梁文豪却是因为真正喜欢滑冰,而选择成为一名专业的短道速滑选手。
从梁文豪的名字里不难看出,父母对他的期望和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是能够好好学习文化课,将来可以上大学。 所以当他选择学习短道速滑的时候,母亲和他签订了一份协议:训练时要坚持文化课的学习,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不许参加训练。从此,他开始了白天训练、晚上学习的繁忙生活。
小时候他每天的日程是:早晨8点开始训练,下午5点后回家,晚上两个半小时上家教课,学习文化知识。在长春训练的后几年,他的父亲一直为他请家教:“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老师全请,他去国家队之前补到高一课程了。”
父亲其实心里明白,要想真正走到竞技体育的金字塔顶端,有太多的未知因素。而有了文化知识的积累,不管将来能否滑出成绩,都会有可以自主选择的未来。虽然往事不必再提,但有件轶事还是值得一提,梁文豪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可是拿到过全校第一的成绩!
梁文豪的个人社交平台简介很有趣,他戏称自己是“已经被拍在沙滩上的世界冠军,已经成为梁月半!” 退役之后,他成为了辽宁省短道速滑队的主教练,时而也会客串一下解说员,为观众带来东北味十足的短道速滑解说。当然,他也的确“发福”了不少。
吉网冬奥观察丨中国短道速滑队收获颇丰的背后:主教练金善台曾两度在长春执教 挖掘过周洋等名将
来源:吉网
北京2022冬奥会开赛以来,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收获颇丰,先是在混合团体接力上斩获金牌,之后又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摘金夺银。
注意细节的网友一定会发现,在中国短道速滑队员比赛的时候,总会有两个“文静”的中年人“同框”出现。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主教练金善台、技术教练安贤洙。
这两位教练一位善于沟通,一位擅长技战术训练,相得益彰,让中国短道速滑队受益匪浅。
您知道吗,国家短道速滑队的主教练金善台和咱吉林颇有渊源,他曾经先后两次在长春市执教过。
1月30日,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金善台在训练中指导。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戴眼镜”的金善台为人亲和
2004年,金善台成为长春短道速滑队的主教练。当时,为了请到金善台,长春市冬管中心可是花了不少力气。
彼时,28岁的金善台已退役4年,金善台拥有韩国短道速滑最先进的技术,但是执教经验并不丰富。也正是在这一年,金善台看中了年仅13岁的周洋,他认为这个女孩子不仅动作扎实,而且脑子灵活。于是,金善台毫不犹豫就将周洋选进了长春队。在金善台的悉心调教下,周洋成长迅速,15岁就进入了国家队,还打破了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世界纪录。除了周洋,梁文豪和韩天宇也是金善台的得意弟子,前者是男子500米世锦赛冠军,后者是1500米世界冠军,金善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
金善台在长春一直执教到2006年。在那一年,金善台成为日本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并率日本队参加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2010年,金善台重新回到中国长春,直到2014年合同到期后,他才回到韩国。与一般韩国教练的严格不同,金善台认为,教练员不仅仅需要教技术,更重要的是和运动员沟通。他说:“运动员输掉了比赛,他们也不开心,要告诉他们输在什么地方,这样效果才能更好。”
善于与队员沟通,这一直都是金善台的“标签”。曾经与金善台在一起共事过的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短道速滑一线队李野曾经这样评价金善台,“他是一个很能调动队员情绪的人,也很愿意与队员交流,很有亲和力。”
常年在中国生活,金善台的中文说得非常好,日常生活都不要带翻译。语言交流的“无障碍”,也是金善台能够在中国执教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021年10月16日,短道速滑国家队主教练金善台(前排左)、领队刘珊(前排中)、技术教练安贤洙(前排右)在2021-2022赛季出征仪式上。新华社记者宋彦桦摄
名宿安贤洙为中国短道贡献力量
俄罗斯籍的前韩国名将安贤洙堪称短道速滑的“传奇”,他曾经是韩国短道速滑界的领军人物,不过在经历重伤之后,因为治疗问题和当时的韩国体育主管部门闹得非常不愉快。2011年,心灰意冷的他入籍俄罗斯并改名为维克多·安,并在索契冬奥会上为俄罗斯再次获得3枚金牌,震惊世界。
从竞技层面来看,安贤洙的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顶尖,即便到了职业生涯末期,依然可以在他所擅长的中长距离项目上有所斩获,他出色的滑行技术和几乎全能的比赛能力令人惊讶。
机缘巧合,2020年退役的安贤洙来到了中国,执教短道速滑队。安贤洙主要负责的就是全队技术方面的内容,而这也是他最为擅长的。到队之后,安贤洙不但和队内的运动员们很快融合到一起,更是传授了不少自己在短道速滑技术方面的技巧,让很多年轻的中国运动员受益匪浅。
本届冬奥会的短道速滑比赛还在继续,中国短道速滑队有这样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坐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短道速滑队能够给国人更多的惊艳。
中国吉林网 特派北京报道组 记者 于洋 越明
编辑: 郭龙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吉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