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宜的儒雅剑客
巴西里约奥运会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体育运动的风潮也再次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火热起来。除了打球、跑步、游泳等是许多运动爱好者的首选外,今天我们再来看一项别有趣味,据说还有着贵族血统的运动,以及这项运动背后少为人知的创富空间。
在南京江宁区将军大道的这家环球击剑俱乐部,有四个正规比赛可用的击剑剑道,记者正在这里接受教练员的指点。一个气喘吁吁,一个气定神闲,无论记者怎么出剑,所有的招数都被教练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这样的水平您也不必惊讶,毕竟这位教练可拥有国家队服役的光辉履历。
全国锦标赛冠军,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第十一届全运会重剑铜牌,世界杯第七名,刘强的成绩单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荣誉。奥运冠军仲满,雷声等也曾是他国家队时候的队友。不过最值得骄傲的,还是他还代表江苏队,在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的重剑团体赛金牌。
刘强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是一批新秀小将,对手都是一些全国冠军,一路过关斩将,意外的以黑马的姿态拿到了团体和个人的两项冠军。
目前俱乐部的会员主要是以小学和初中生居多。在现场,许多家长都陪在孩子身边,家长们表示,刘强教练全运会金牌以及国家队的履历吸引他们前来报名,指导的专业性让他们放心。而且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大幅提升。
学员家长说,动作会不像别人那么灵活,但是慢慢十几节课下来以后,他自己跟我讲,他说我感觉到我的大腿有肉了。还有的学员家长说,孩子的身体还是变得更好了吧,那种灵活性比较强。
在赛场上夺取奖牌,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同时为国争光,是每位运动员的至高荣耀。然而一些全国冠军退役后的生活却陷入困顿。退役后该做什么,许多运动员都曾为之迷茫,也困扰着我们的创业者刘强。
邹春兰,曾是全国举重冠军,打破过全国纪录、世界纪录。退役后她的生活不再像赛场上的成绩那么光鲜,当过搓澡工,开过洗衣店,终找不到稳定的生活来源。和她一样,退役后的二次就业,对于运动员来说,大多不那么容易。
环球击剑俱乐部教练员刘鎏说,当时退下来以后也迷茫过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来到这儿,可能去其他地方上上班,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目前刘强的击剑俱乐部共有7位教练员,都是专业击剑运动员出身。其实早在2013年退役之前,还身为运动员的刘强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的退役生活做准备了。
刘强说:国家队的时候经常出国比赛嘛,也看到国外的一些俱乐部,经营的也是很多年了,有的甚至是上百年,我就感觉被他们这种文化所吸引。
2013年,刘强退役后,就开启了运动员向创业者的转型之路。新的角色定位,意味着一切要重新学起。从跟别人一起合作学习管理经验,再到后来自己独立创业,刘强的创业道路并不平坦。像资源的储备,到销售、管理、教学,再到服务经营和寻找场地,样样都要亲力亲为。
开办俱乐部经营压力无处不在。场地租金,教练员成本,拓展会员渠道费用,再加上营销,刘强告诉记者,他每天醒来,一睁眼就会想到将支出一笔不小的费用。在综合考量几个选址后,最终落脚在了J6文化创意园。
南京J6文化创意园智慧源招商部主任袁柟说,把文化创意事业的这些单位请进来,当时刘总选择了我们,我们觉得他这个体育文化是一个亮点,所以我们双方开始合作。我们决定下一步看看能不能跟刘教练再加强一下合作。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积累,目前俱乐部已经有160多位会员。课时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短期为20次,收费2580元;长期为一年不限次数,收费为7800元,并且赠送价值2000元的专业装备。下午三点钟,第一波上课的学员来了,热身跑、拉伸、蹲起,一招一式,学员们都学得投入,教练员也教得认真。刘强告诉记者,对于击剑,国人对它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电视画面上,许多学员在练习击剑之前并不了解,不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的。有学员说,爸爸妈妈让我过来体验了一次我就喜欢上了,然后就一直在这边。
刘强在场上有着击穿天际的豪气,而在场下,他却喜欢到茶社喝茶,静坐冥想,体味另一番人生。在记者眼中,刘强就像是一位儒雅的剑客,勇猛中带着智慧。对于俱乐部的未来,也有着清晰务实的规划见解。
一盏壶、一杯茶,对于场下喜欢安静的刘强来说,已经足够了。一口茶入喉,咽下的是平日工作的忙碌,收获的是平心静气的沉稳。
刘强:训练场上是一个状态,下了训练场是另外一个状态。我下来以后还是比较喜欢安静的,有的时候要自己沉淀一下,静一静,放慢脚步,放慢节奏,想想具体要做什么。
刘强经常光顾的这家茶社,名叫尘外处茶居。与茶社的老顾客一样,刘强在这儿,喜欢讲述自己职业生涯的故事、创业历程以及对击剑的热爱。而茶社的创业者徐学芹,同样因为热爱茶艺而创业。对此也有着相通的感受。
尘外处茶居徐学芹:就像我们尘外的古琴老师也好,我们的插花老师也好,他们都非常非常热爱这个事业。因此他才能有这个匠人之心,用情怀来诠释,刘强教练也是这样子的。我感受到他是真正热爱这个击剑事业,因此我很放心的把我的孩子交给他来带。
对于未来刘强希望,俱乐部能像名字"环球"那样,可以开出很多很多家分店。对于创业,他认为,一旦上路就不再回头。
刘强:我觉得创业是条不归路,只要你做了这个事情,今后你就没有回头路了,就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目前,刘强的击剑俱乐部,主要是以学员家长间的口碑相传,以及与学校合作的方式对外推广。创业导师认为,在当下新媒体成为主流的时代,刘强应该拓开更广的渠道,虽然击剑运动相对小众,但是互联网往往能够聚集起大量爱好者,从而实现创业者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创业导师、六翼投资董事长徐文华说:要找到在互联网新媒体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合伙人,一起来操作这个事,那我觉得这个可能成为在年轻人当中形成击剑不但是专业运动,而且是非常好玩的一个项目,那我觉得这个项目还是非常有看头的。
对于未来开分店的计划,创业导师认为,吸引投资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不过在合伙之时,刘强作为原始创业者,应该在股权比例上掌握主动。
创业导师、六翼投资董事长徐文华:在股权比例上,我觉得他是具有核心能力的创始人,至少在天使轮A轮、B轮之前,我觉得要牢牢掌控住控股权找到一个好的理念,把自己的理念贯彻下去。
关于创业刘强告诉记者,当决定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即便是只有50%到60%成功的概率,就像击剑一样,自己也愿意冒险一试。热情与理性同样不可或缺。创业导师认为,对于俱乐部接下来的发展,可以尝试与自己在性格、特长和能力上互补的人一起经营击剑馆,借助互联网打开细分市场,巩固用户粘性,筑牢竞争优势。
轻如蝶舞,疾如蜂刺!越来越多成都年轻人在学习击剑
帅气的白衣,神秘的面罩,轻如蝶舞,疾如蜂刺,胜负就在一瞬间。
8月2日,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比赛开始,吸引了许多市民到场观赛。赛场之外,成都民间的击剑运动也在生根发芽。行业人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成都约有几千到上万名击剑爱好者,十余个击剑馆,在赛事影响之下,这一项目或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两名少年在击剑练习
轻如蝶舞,疾如蜂刺
练击剑的少年们很帅
8月2日,入夜,成都高新区环球中心万国击剑馆。11岁的Eua(音)站在击剑馆的墙角边,整理着穿戴的运动装备。而后,她穿着一身帅气的白衣,戴着面罩,出现在训练场上。在教练的指导下,Eua握着一柄修长的铁剑,右脚弯曲弓步,重心放低,迈着芭蕾舞一般轻盈的步伐向前突进,然后瞬间做出劈、刺动作。数个来回,十余分钟之后, 取下面罩,汗水已经打湿了她的刘海。她的身边,约百名青少年正在练习击剑,四处响起舞剑的呼啸声,和剑与剑碰撞“呯、呯”的清脆响声。
Eua的妈妈邹女士置身于一群家长之中,他们中许多人靠在训练场边的栏杆上,注视着自己的孩子。邹女士告诉记者,近日她和女儿从美国归国探亲,虽然在成都停留的时间不太长,但女儿依然坚持训练,报了一个短班,备战即将参加的比赛,“女儿练习击剑已有三年,她非常认真。”
邹女士的旁边,另一个妈妈邢女士也目不转睛看着自己的女儿谢雨文婷。谢雨文婷与一群年龄、身高相仿的少年们站在一起,在教练的指挥下,他们分成两排,面对面练习着击剑动作。旁边,另一群约5、6岁的幼儿,正进行着入门训练,教练讲授着初级的步伐和刺剑要领。训练场另一头,还有一群年龄较大的少年,正在互相对练,较为娴熟地运用刺剑、劈剑、撩剑等各种技巧。
教练为小朋友们上课
这样的击剑馆,在成都已有十余家。位于武侯区体育活动中的菲昂时代击剑俱乐部,当天也有许多少年前来训练,教练蒋洪滨告诉记者,击剑非常适合学前班至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不仅锻炼了体格,还有利于锻炼他们坚强、冷静、专注的心理素质。
“击剑的技巧,经过训练都能掌握,而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蒋洪滨告诉记者:“击剑的容错率很低,要时刻保持专注,不断地思考和判断。”
学会接受失败
是击剑运动教会他们的哲理
相对小众的击剑运动,为何吸引了这么多年轻人?通过击剑又能学习到什么?
还不太会说中文的Eua告诉记者,在与他人的实战中,她能获得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又不仅是胜利带来的,击剑还让她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因为击剑她也去了很多地方,拓宽了视野。来到成都,Eua也说,她喜欢这里的食物,“wherever we go,the food is very good(不管去哪里,食物都非常棒)”,她也喜欢这里的人们,“the people are very nice to me, and I like them a lot(人们对我非常友好,我也很喜欢他们)”。
邹女士说,曾经女儿Eua学习过艺术体操和舞蹈,但她都不太喜欢,但接触到击剑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而在比赛过程中遭遇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也让女儿的心理得到磨练,“磨练就是面对失败和困难时的接受,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放弃。”
击剑练习
谢雨文婷说,击剑的实战姿势非常吸引她,而胜负并不那么重要,“当我胜利时我非常开心,但失败对我的帮助也会很大,可以找出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带女儿来学习击剑?邢女士说:“(练习竞技运动)无论成功与失败对她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收获,对小朋友专注能力的培养也比较好。”
虽然谢雨文婷已经通过比赛取得了一些市级、区级的荣誉,但邢女士告诉女儿不用特别看重荣誉,在击剑的过程中,学会坚持才是最大的成功。
在菲昂时代击剑俱乐部,练习击剑的双胞胎姐妹方祎楠、蔡祎芷告诉记者,她们看到击剑馆时,就产生了兴趣,“他们的动作很帅”。而在实战中,她们也不惧失败,“失败是最好的,输在哪儿,可以让自己去思考。”“舞刀弄剑”,似乎对男孩们有天然的吸引力,小男孩李瑾易告诉记者,“因为它是剑,所以我喜欢,爸爸妈妈没有逼我来,我自己来的,它还可以帮我长高。”
击剑吸引着越来越多爱好者
成都大运会推动 击剑运动发展
据蒋洪滨和万国击剑馆负责人王宇估算,目前成都约有几千到上万名击剑爱好者,十余个击剑馆。击剑协会和各击剑馆通过互联网、进校园等形式推广,击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在爱好者之中,青少年占大多数,成人爱好者约占10%。
据介绍,中国民间的击剑运动,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开始萌芽。蒋洪滨说,1982年读初中的他开始学习击剑,直至1989年退役。退役后,蒋洪滨从事过其他行业,但2008年之后开始回归击剑,成都第一批击剑馆也是退役击剑运动员建立的:“我们去了沿海城市考察,也去了韩国和日本,学习他们的击剑理念。击剑需要兼听则明,才能做好。”
蒋洪滨指导小学员
王宇来自上海,随着万国击剑馆连锁店在全国的铺开,他2018年来到成都工作。在他看来,成都有着不错的营商环境,城市发展越来越好,未来可期,而有意识培养孩子参与击剑运动的城市人群也已经兴起。
通过他们的培养,成都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苗子。在蒋洪滨的培养下,其学员获得过2018年少年儿童精英赛儿童女子重剑银牌、2021年全国俱乐部联赛U10女子重剑金牌等荣誉,输送过未来有望走上职业道路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
据悉,击剑是从古代剑术决斗中发展起来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地十分盛行。在中世纪的欧洲,击剑被列为骑士的高尚运动,享有“格斗中的芭蕾”之美誉。17世纪,击剑运动开始有了护具,决斗色彩减弱,并逐渐发展为现代击剑运动。
蒋洪滨和王宇告诉记者,目前成都的击剑运动开展情况还远不及北上广深,目前只有10余家击剑馆,而北上广深通常有几十上百家,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或许与四川省、成都市没有专业的击剑队伍有关,“缺少击剑人才来带动市场”。但在赛事影响之下,这一项目或在此后得到更进一步发展。“我们希望一起把蛋糕做大”。
成都市击剑协会秘书长黄英和身兼锦江区击剑协会会长的蒋洪滨告诉记者,成都大运会对成都击剑运动的开展有很大机遇和推动作用。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的开展,将让更多少年接触到击剑,认识击剑,也为学习击剑的少年们,提供一个观摩高水平击剑运动赛事的机会,“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