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大规模辞职说明什么?
可能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不满意的工作环境或公司政策:基金经理辞职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当前的工作环境或公司政策感到不满意。这可能包括与公司价值观、管理层决策或工作压力等相关的问题。如果许多基金经理都同时离职,这可能表明存在着普遍的问题。
绩效不佳或投资策略失误:基金经理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投资组合并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如果基金经理的绩效不佳或他们的投资策略出现重大失误,这可能导致投资者的不满和信任缺失,从而加速基金经理的离职。
个人原因或职业发展机会:基金经理可能会因为个人原因或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而辞职。他们可能决定创业、转行或加入其他具有更有吸引力的机构。这种情况下,大规模辞职可能是巧合或个别选择的结果。
行业趋势和变革:金融行业一直在面临快速变革和技术革新的挑战。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发展,一些基金经理可能认为他们的角色受到威胁,或者他们不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他们可能选择离开该行业或寻找其他适应变革的机会。
基金经理大规模辞职可能表明几个问题:
1. 市场环境:基金经理可能对当前市场的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市场将面临较大的波动或下跌风险,因此选择离开。
2. 基金业绩:如果基金业绩不佳,基金经理可能会因为压力或声誉受损而选择离职。
3. 职业发展:基金经理可能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例如加入其他基金公司或转向私募基金等。
4. 监管政策:新的监管政策或规定可能对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例如限制基金经理的持股比例、增加披露要求等。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大规模辞职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将面临重大风险。投资者在关注基金经理变动的同时,还应关注市场动态、基金业绩和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近期,基金经理人罕见集体跳槽,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高管变动较为频繁。截止至5月底已有20多家基金公司变更总经理人选。
最新的一家为老牌合资公司上投摩根。5月31日,上投摩根宣布,原总经理章硕麟因个人退休安排离任,任命王大智为新一届总经理。王大智自2017年起出任摩根投信董事长及台湾区负责人,负责台湾区业务及营运策略发展及管理。此前,他曾驻香港担任摩根资产管理香港及中国基金业务总监,负责内地与香港两地市场分销业务,对互认基金的推出有较大贡献。
此外还有银河基金、国投瑞银基金、淳厚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民生加银基金、兴业基金、华富基金、宝盈基金、蜂巢基金、华润元大基金、中信保诚基金、金鹰基金、先锋基金、中融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中信建投(22.730, -0.55, -2.36%)基金、渤海汇金证券(具备公募基牌照)、新华基金、朱雀基金、恒越基金、中融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出现总经理变更的情况。
具体来看,这些总经理变更,或因任期届满,或因工作安排转任董事长,或因个人原因辞职,也有董事会免职的情况,如恒越基金。
总体来看,今年银行系公募高管人事变动较大,如民生加银、工银瑞信、农银汇理、交银施罗德、兴业基金等。
通常,我们对于绩优的基金经理离职,第一直观感觉就是迅速赎回该基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看基金经理离职后,基本上有5种结果。
第一种,奔私自己组建私募基金,如以前的王亚伟;
第二种,跳槽,如彭敢就跳到了东吴基金;
第三种,进入类似于事业部的基金公司,如中欧的曹名长;
第四种,公司内部安排;
第五种,暂别投资界。
陈光明两次挖墙角!饶刚凭什么做睿远第三只公募产品的基金经理?
有句老话叫“不知其人观其友”,其实都不用知道饶刚是谁,他能进入陈光明、傅鹏博的圈子,已经说明这个人处在顶流之列了。不过,我们还是来看一下饶刚履历。
饶刚,复旦大学数理统计学硕士, 1999年加入兴业证券,先后在研究所和投资银行部任职。2003年,饶刚跳槽至富国基金担任债券及可转债、金融创新研究员, 2006年饶刚担任富国天利增长债券基金基金经理,一步一步脚印地成为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债王”。
2015年,饶刚加盟当时东方红资管和陈光明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只不过饶刚还是在自己擅长债券的领域,并牵头搭建公司的固定收益团队。2015年,饶刚被陈光明挖角到了东方红资产管理,并牵头搭建公司的固定收益团队。那个时候东方红和陈光明也远不如现在这么出名,用饶刚的话来讲就是“清淡无奇”,东方红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就更小了。然而,在这里饶刚再次展示了自己“债王”的实力。饶刚振臂一呼,招募了众多经验丰富、优势互补的资深人士加盟,到了2016年上半年东方红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就已经达到了800亿,等今年年初饶刚离职时这个数据已经接近1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