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杀死母亲到底是谁的错?
这只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个案,没必要上纲上线。另外,一种悲剧的造成,往往是多重合力制造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简单归因并得出确凿的结果。这里我只讲一下这个事件带给我的一些感触,事件中的某些场景和情节是如此熟悉,以至于让我联想到了身边一些类似的悲剧。
最初事件被媒体披露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个事件中这样的一个细节:
“小区的居民称,王红的儿子可能是得了精神上的类似于抑郁症的疾病。经过我们的调查,学校方回应,嫌疑人并没有被开除,而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在请着病假,可能是由于精神或者心理方面的,已经留了两个年级,挂了很多课。按正常的情况来说,嫌疑人应该是今年毕业。而母亲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陪读的,带着孩子非常不容易。没想到,好好的一位伟大的母亲,就这样没了。”
“抑郁症患者”、“精神病患”,事件中当事人的这两个标签已经标示出了这个悲剧的特殊肇因。那么问题来了,从此病症所导致的种种结果(包括留级,挂科,还有此次的极端悲剧),孩子的精神病症已经相当严重,已经不适合继续就学。这种情形之下,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理性的角色应该是退而求其次,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学业前途的统统靠后,正视问题,采用科学的途径和方式和孩子一起去面对“生命之劫”。如果明知孩子精神病症已经相当严重,依旧“勉力为之”,可能就是“蛮勇”,在拿着孩子的生命(可能还有父母的面子)与命运赌博。
身处大学,身边曾经有过与此相类似的极端个案:重度“抑郁症患者”,厌世情结很浓厚,总是想自杀。学校劝诫家长,让孩子暂时休学,修养理疗身心。因为毕竟,学校老师不可能随时24小时都能监管到孩子。家长拒不接受,执意选择让孩子坚持,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最终走向极端,如花生命就在父母“执意而为”的坚持之下走向凋谢。
当然,类似的事件中,我们也可以选择从善意的角度解读。比如这个事件中的一些评论中所说:我们社会中的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抑郁症”是一种病,是一种比身体疾病更难医治的病。从这点来说,无知和忽视也许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也因此,类似的事件中,媒体不应仅仅只是简单追求“猎奇和轰动性”报道,而是追根溯源,正本清源,进行相关方面的知识扫盲和普及,以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这也许才是悲剧摆脱“恶性循环”魔咒的所在,也是悲剧应该真正带给我们社会以及人类文明的裨益所在吧。
什么大学的学生?难道是野鸡大学吗?现在回答问题。首先错在她的父母,不应该只生孩子不教育孩子。其次错是小学、中学、高中的教育,从小到高这些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宗旨有问题,他们只教人知识,教人挣钱,教人投机钻营,可在道德、礼仪、廉耻方面根本不重视。这也不能会怨学校,因为我们整个社会,整个教育系统都是如此。学校不注重树人,而只教学生挣钱,追求仕途。因为大学里处处都充满着铜臭味,老师不是注重教研,而是利用高校平台在社会上干项目挣外块,学校也处处收费,给人的感觉就是离开钱学校就没事可干了。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学校,还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材?
近期发生的16岁女孩在中考前三天被亲生父亲杀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人伦惨剧?
谢谢邀请。
如果家里有个长相清秀、成绩优异的女儿,相信很多家长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并且将女儿如宝般呵护。
但在极端的「重男轻女」思想下,矛盾的后果可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随着女孩的成长,重男轻女的父亲,对她动辄大打出手。不去走亲戚、看手机不刷碗、不去洗澡,都可能打她。被父亲打怕了的女孩,曾对母亲说:「我怕回家,不回家又不行」。
由于家庭收入不高,父亲倍感压力,一直认为女儿是个「赔钱货」,他认为如果供女孩上学,经济压力之下无法给小儿子买房买车娶媳妇。
而在老师眼中,女孩是个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的孩子。成绩优异的女孩更是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不甘心因此放弃自己的前途。
父女二人矛盾在中考前的这段时间里日益激化,母亲为了女儿能专心备考以及前途,再次带着孩子回到娘家,也再次想到了与这个男人离婚。
今年4月18日,女孩曾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写过一封《求助信》:「因为我父亲重男轻女和家暴的影响,已严重危害到了我的人身安全和学习生活,造成我的严重不适。」
可悲的是,学校、街道办、警方,都曾介入调解过,但收效甚微。
遇害这一天,因为听说父亲外出打工,她和弟弟鼓起勇气,悄悄回家拿课本。
这个他们从小生活的地方,此刻因为没有父亲的阴影,有一丝心安的温馨感。姐弟俩忍不住打开电视,吃了一会儿零食。
没想到父亲突然回到家中,姐弟俩试图收拾尽快离开,却被杨某拦住了:「谁都别想走,把你妈叫回来!」
「你叫我妈回来,还是打她」,女孩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杨某,他拿了一把刀,带女孩关进房间殴打。
这一次的家暴伤害,女孩再也没能撑过来,倒在了亲生父亲的屠刀之下……
对家暴说「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归根究底,大部分家暴中的受害者都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相比起逃离后经济压力、孩子缺损的童年、被歧视等情况,留在这个畸形的家里起码还算有瓦遮头、有床可睡、有饭可吃。也许对于没有退路的受害者来说,不逃走的情况可能还不是最差的。
因为离开这个家庭,真的不容易。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年轻人,我们当然知道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我们当然知道只有自立自强才能保护好自己。
但在这同时,我们又是无力的旁观者。
当一只「蟑螂」扑到了一个孩子的衣服上,女孩哇哇大哭着四处乱跑,却不敢伸手去碰它。旁边没被「蟑螂」缠身的人理所当然地就觉得她很蠢,问她为什么不直接把蟑螂拍下来踩死?也有些关心她的朋友,知道她很害怕,所以伸手帮她把「蟑螂」拍走了。
我们没有经历过家暴受害者的人生,很难感受到他们处在这种境地时的无助。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反抗
来自至亲的拳头,谁来替他们挡住?
就像杨某手中的屠刀,并没有因为他是亲生父亲而有一丝心慈手软,她孤立无援。
她想过逃离、想过求助、想过忍耐,做了一切她能做的事,我们感慨她反抗家暴的态度,却只能痛心她无法改变的悲剧。
暴力如果不能制止,受害者不能被治愈,那么我们就在培育更可怕的暴力。
被曝光的家暴案件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隐藏在黑暗中的更是数不胜数。
而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受害者求助后是得到保护,还是进入另一个暴力的循环?
不论是「重男轻女」还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有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如果没有经过及时的调整和改变,这起案件仍会继续发生,只是人物不同罢了。
《原生家庭》里写道:「孩子的世界很小,无论家长如何暴力以对,对他们而言,家长仍然是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
可惜,这个道理,某些当父母的根本不懂,只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发泄私愤。
直到孩子永远离开的那一天,还坚称说自己是爱她的。
抱歉,你们真的不配。
在我国,山东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众所周知山东是孔孟之乡,信奉孔孟之道。
孔子的几句“名言”更是深深的刻到了每一个山东人的骨子里什么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夫为妻纲,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可见孔子其实就是一个歧视女性特别深的直男癌患者。
但是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国家早就提倡男女平等,要尊重保护妇女儿童。大家都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只有山东人还死守着孔子重男轻女那套歪理。
曾经有个山东女孩来我们这边饭店打工,最多也就十八九岁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本是花一样的年纪,应该享受美好的生活受良好的教育,可是呢确因为父母说女孩读书没用,还不如出去打工补贴家用,因为家里还有个弟弟,一家人要攒钱给弟弟买楼买车娶老婆。可怜的女孩特别能干也很节俭,每个月自己只留下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其他都转给老家的父母,就连发烧39度都不舍得去医院。真是可怜又可气,她为什么不能大胆的与不正之风做反抗呢?原来在她心里,也是深深的男尊女卑思想,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父母洗脑成功。作为旁观者,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次的山东男人虐待杀害未成年亲女儿事件震惊全国,希望通过此时能让山东一些女孩子清醒过来,你们是独立的个体,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或者工具。
最后衷心的希望山东人民能改变思想,尊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