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旧社会丫鬟要跪着伺候太太?
旧社会的规矩太多,那时候女人地位低下。何况丫鬟是主人买来的,地位低下,别说跪在地下了侍候太太,哪怕是让丫鬟去死,丫鬟也得去死,没人会在乎丫鬟的死活。
如果碰见心眼好的主人,丫鬟还能少受点气。如果碰见心术不正的主人,丫鬟就遭罪了。
愉妃给璎珞下跪是哪集?
愉妃给魏璎珞下贵司第53集。愉妃为了将害死皇后的纯贵妃拉下马,于是自己献计在五阿哥的药单上做手脚,使五阿哥高烧不退。
而后被查出来之后,立刻指证纯贵妃,然后纯贵妃害死皇后的恶行暴露而愉妃也被皇帝迁怒,永生不得踏进皇宫,在走之前给魏璎珞下跪,希望他能照顾好五阿哥。
英国首相向王室行”屈膝大礼“,为何世界最早的民主国家仍要对王室如此卑躬屈膝?
英国王室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是英国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的象征,英国民众对自己的王室也非常爱戴与支持。为了维持这种高贵的形象,英国人至今都保持着一整套传统的对君主的严格礼节。
屈膝并非下跪
屈膝礼是传统的文化礼节,指的是女性行礼的时候需要屈膝并且颔首,在西方社会中,女性的屈膝礼与男性的鞠躬是对等的。
这与东方古代曾经的下跪礼节是不同的,如今下跪一般只对于自家的长辈,而其他非血缘场合的下跪被视作含有侮辱成分。
对君主行屈膝礼是惯例
觐见英国君主的时候,需要行大礼,在如今社会就是屈膝礼。
在英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对地位比自己高的拥有王室头衔的人,行屈膝礼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欧洲各王室之间,屈膝礼向来都是非常通行的礼节。这是一种传统文化,对王室与本国精神文化的尊敬。西方文化中认为屈膝礼并不会有损尊严,与当年马嘎尔尼只愿意对乾隆皇帝屈膝而不愿下跪一样。
英国王室的屈膝礼
屈膝礼曾经广泛流行,而如今的英国王室仍旧保留了这种礼节。打个比方,威廉王子的妻子凯特王妃,虽然以后可能成为英国的王后,但是如今,在没有威廉王子陪同的时候,凯特需要对英国嫡系公主们行屈膝礼。
如今除了其他各国元首、君主,觐见英国女王都要行屈膝礼,加拿大总督、泰国总理、荷兰王后等都对女王行过屈膝礼。
一种礼仪,是一个人群长期生活中的约定俗成,更至于升华,外人眼中的卑躬屈膝,就如同我们看外国人使用筷子一样好笑!
对于不同的人群,因为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偶然因素等等,会有不同的见地,就如同现在鸣放二十一响礼炮,原本就是英国等海上强国最高礼仪,那要按照陆地上的习惯来看,有点那个意思……。
大家接受的就无可厚非,否则就是一种对对方的大不敬,就如同我们随便抱别人媳妇,行吗?
而作为一种更高的形式或规制,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曾经的立宪前英国皇室乃至以后的英国皇室,为英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牺牲,不止英国首相(英国首相也是因为皇室的英明而产生的),就是世界上其他,对英国皇室也是保持足够的敬重!所以英国皇室给英国带来的荣耀与利益,整个英国没有理由不尊重!
朱元璋被拦御驾,遭老妇大骂,朱元璋反而愧疚赔礼道歉,并为其养老送终,这是为何?
朱元璋被拦御驾遭老妇骂,是朱元璋坐了江山,却忘记了打江山的功臣,韩成为朱元璋被困,化成朱元璋舍身跳江,才使朱元璋逃脱陈友谅的围困,应是舍命救了朱元璋的大恩人。朱元璋被韩母骂是韩母生活孤苦艰难,老来无靠,看到朱元璋威风八面,御驾场面心生怒气,只顾重视身前功臣,忘记了为他献身的恩人,所以老妇要骂朱元璋的理由。朱元璋还是问心有愧于韩母,感到心理内疚后为韩成封高阳侯,为韩母养老送终。说明朱元璋还是一个好皇帝,忙于朝政,没想到的事被韩母骂清醒了。
前年我去南京旅游,在南京长乐路秦淮区少年宫附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地名——“骂驾桥”。
当时我环顾四周并没发现有桥,于是就问广场健身的一位老者:“大爷,这里并没桥,骂驾桥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说完我递给了老大爷一支烟。
“小伙子,你是外地人吧?”我点了点头。“怪不得你不知道”,老大爷吸了一口烟。
“小伙子走累了吧,来歇会吧,我给你讲一讲骂驾桥地名的来历”。随后老大爷打开了话匣子。
现在这里确实没有桥,但是650年以前的明朝有座桥,就在这座桥上,一个像乞丐模样的老太太,恰好遇到微服私访、起驾回宫的朱元璋了。
老太太一见朱元璋,大骂他忘恩负义,当时老朱被骂蒙了,等了解事情真相后,老朱马上把老太太接到了宫里养了起来,还把他的儿子封了侯,从此这座桥就叫“骂驾桥”。
老大爷吸着烟,沉浸在过去悠悠道来。
“地名的来历我知道了,朱元璋可不是一个仁君,他为什么不杀老太太反而把她养了起来呢?”我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老大爷是个热心肠,于是他给我讲了下面的一个故事。
这个像乞丐的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替朱元璋跳河自杀——韩成的母亲。韩成为何替朱元璋跳河自杀呢?
原来韩成是老朱的将领,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战功,韩成为人忠厚,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长的和朱元璋很相像,不仔细看还以为他俩是双胞胎兄弟。
在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决定胜负的鄱阳湖之战时,由于陈友谅兵多船大占优势,朱元璋处于劣势,就在危急时刻,朱元璋的指挥船偏偏搁浅,陈友谅的部将陈英杰趁机率船包围了朱元璋。
朱元璋为了保全将士们的生命,和陈英杰讲好自己跳河自尽。
就在朱元璋进船舱内为妻儿写遗书时。韩成跟了进去,他对老朱说,“眼看胜利在望,主公去死,群龙无首,大业将功亏一篑,我和主公长得模样差不多,我替主公去死。”
朱元璋于心不忍,伤心的说:“你有妻儿老母,我岂可让你为替我去死”。
陈英杰的船越围越近,情急之下,韩成上去扒下了朱元璋穿的衣服自己穿上,把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给了朱元璋换上。
韩成从容地走出了船舱,面对陈英杰喊道:“我朱元璋说话算话,也希望你说话算话,我跳河自杀后,放过我的手下。”说罢投河自尽。
陈英杰马上命士兵把尸体捞上来,率船向陈友谅邀功请赏去了,朱元璋趁机逃出了生天。
朱元璋重新组织力量,在刘伯温的帮助下,最终一箭射死了陈友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然后大行封赏,然而他却忘记了替他送死的韩成,韩成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他的母亲一一因此沦落成了乞丐。
后来朱元璋微服私访,韩成的母亲在这碰到了朱元璋,出于气愤,觉得儿子为这样没良心的人死得不值,这才大骂朱元璋忘恩负义。
老朱听后很惭愧,韩成的母亲骂的没错自己确实把韩成忘记了,朱元璋知错就改,马上把韩成的母亲请进了宫,追封韩成为高阳郡侯,其妻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并为韩成立碑修庙,韩成的母亲一直住在宫中,受到了盛情款待,直到高阳侯府建成后才回去了。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