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如何对付“大老虎”肃顺?
1861年,咸丰帝在多次昏厥后,知道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他知道懿贵妃(慈禧太后)是个心计多,爱专权的女人,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后宫专权的情况,他把辅佐年幼皇帝的重任交给尚书肃顺和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大臣。他认为,八大臣足以制衡懿贵妃。
同时,咸丰也留下了*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为以后后宫垂帘听政留下了祸根。
原来于*御赏*是咸丰帝赐给皇后钮钴禄氏的私章,*同道堂*是咸丰帝赐给独子载淳的私章。这两枚私章成为皇权的象征,咸丰皇帝的意思就是用这两颗私章来制约顾命八大臣。
咸丰帝死后,慈禧做了皇太后之后,权力欲望急据膨胀,为举行政变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
不久,慈禧太后与公亲王趁到热河避暑山庄为咸丰帝吊丧之机,逮捕了肃顺。肃顺被抓的同时,七大臣也在紫禁城被抓。
至此,咸丰皇帝任命的八位顾命政务大臣,五个被革职,充军发配到新疆。载垣、端华被赐自尽,肃顺处斩。
辛酉政变,是慈禧太后正式爬上清朝统治的最高位置,这一年,她27岁。
严格说来,历史上的肃顺功大于过。汉族官员,正是在他的提拔下,才有日后的辉煌,著名的如:王闿运、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肃顺管的户部,对本部贪污腐败问题,一律采取“零忍受”,打死的“大老虎”有柏葰、耆英等人。但凡发现贪污舞弊行为,他“奏请究治,得朦混状”。
由于肃顺曾掌管都察院和理藩院,上折子,建议减八旗的俸禄,于是无论是上层官僚还是底层旗民都被他得罪了。
肃顺作为一名称职的“好官”,最大的问题,麻痹大意,在这场与慈禧的权力斗争中,败下阵来,成为人们所唾骂的“肃党”。
慈禧对付的肃党的法宝,有三件:第一件便是东宫慈安和儿子“幼帝”载淳;第二件则是成功拉拢到恭亲王奕忻,恭王在北京,掌管总理衙门及各国务衙门,可以调动文武大臣;
第三件胜保,任何政变,没有武装力量作保障,大都难以成功。胜保一直以来都是“胜少败多”,奇怪的是咸丰对其褒奖有加,尤其在1860年,胜保带兵回京“勤王”,在八里桥大败,胜保带伤力战,事后还裹创面圣,咸丰一时激动,提笔为他书写“忠勇性成,赤心报国”八字。
慈禧得以认识胜保,是因为他姐的缘故。慈禧入宫前,曾跟文殊保学书法,因为这层关系,不难推测他俩早在政变前已认识。野史更是利用这层关系,捕风捉影说胜保是慈禧的情人。时胜保掌管的勤王部队有万余人,加上他又兼管圆明园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改练“京兵”,实际已成为“卫戍司令”,相当于原来的“九门提督”的职权。
对比看下“肃党”,只有载垣、端华、景寿,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等八人,所谓的“遗诰”仅是口诰,不是朱谕。再加上,他们八人身处热河,没法在舆论上发挥优势。
综合而论,麻痹大意、没有用武装力量作保障,在人事方面纷纷落后“后党”,从而导致这八人身败名裂。
肃顺可不是大老虎。
肃顺这个人真的很神奇,从开始当官,一路升迁,从无降革。而且在满汉分明的清代官场,作为一个满族人,重用汉臣,对大多数满人却嗤之以鼻。直到最后死于辛酉政变,这一生是真的精彩。
肃顺,爱新觉罗姓,是努尔哈赤的兄弟的直系子孙。因为有这份血统,所以很理所应当的进入了官场。
一开始只是做个不起眼的侍卫,这也是许多皇族血统子弟的归宿;到了道光晚年,“授奉衰苑卿,管理各园庭,正三品”,虽然挂着三品衔,但实际上只是个闲散人员;不过在咸丰年间,不起眼的肃顺却成为了摇摇欲坠的大清国的顶梁柱。
1850年咸丰帝登基,面对的是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内忧未平,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患又起,八旗绿营兵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均一败涂地,加之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令咸丰帝头痛不已,苦觅良策。
这时候,肃顺向咸丰帝建议:“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深得赞同,于是在咸丰皇帝的支持下,肃顺开始对朝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肃顺发现,被严重打压的汉族官员中有很多可塑之才,而高高在上的满族官员却多自以为是者,于是重用汉臣。当时出现了一个被人议论的现象:
在清朝满族人平时称汉族人是先生,这并不一定是尊重,而是处处透露着生份;而满族人称比他地位低的满族人为奴才,这并不是歧视,而是显示是自己人。
但是到了肃顺这儿就不一样了,他称呼汉族人先生那是真的尊敬;斥责满族人是奴才的时候那是真的不开心,有时甚至因为笨手笨脚的满族下人大打出手。当然肃顺对自己不满意的汉人官员也是直接呵斥。
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后来青史留名的诸多汉族官员都是在肃顺的推举下才得以进入满清政局高层。
咸丰帝病重时,将肃顺等八人招来,封其为“赞襄”,也就是常说的“顾命八大臣”。
咸丰帝去世后,叶赫那拉氏联合奕䜣等人,发动"辛酉政变",夺下八大臣手中的大权,肃顺被捕,不久后在菜市口被斩首。
在肃顺被杀后,曾国藩凄然地感叹道:“此冤狱也,自坏长城矣。”
肃顺的死,一方面死于争权夺利,另一方面死于他自身的性格缺陷,太过刚直,不懂委婉,尤其是在咸丰帝在位大刀阔斧政治改革整治的时候,得罪了不少人……
关于肃顺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慈禧怀恨在心,终于报仇:
话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咸丰皇帝匆匆忙忙带着后宫宗室往热河逃,结果逃的匆忙,只有皇帝能坐上比较好的车子,而后宫“佳丽”们运气就不这么好了,只有从老百姓家征集的破车子可坐。
“佳丽”们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加上道路颠簸,破车哐啷哐啷,导致“北狩”队伍中有不少人对负责这次北上活动的肃顺心怀不满,这里边就有懿贵妃(后来的慈禧)。
由于逃得匆忙,储备粮食带的也不太够,一路上除了皇帝能吃点好的,其他人一天两顿可能都保证不了,这时候碎嘴的”佳丽“们中间又流传肃顺把好吃的全留下了,除了皇帝吃得好就是他了,这下饿的两眼发昏的懿贵妃更加不满意了。
所以后来就有人感叹“灭门之祸,起于饮食之微,可为唉息”。
当慈禧在角逐后宫中取胜、巩固了地位之后,她又把手伸向了前殿,力图通过左右咸丰皇帝而参与朝廷军国大政。但是,当她庆幸自己参政手段高明并为已取得朱批权力而高兴时,却遇到了一股强大势力的阻挠,这就迫使她使出浑身解数去搏斗、去奋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当最高统治者不理朝政之时,必然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或后妃、外戚、宦官干政,或权臣擅政。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局面,是因为在封建的君主专治政体下,皇帝是权力的掌握者。生杀予夺、处理国政是行使权力的具体形式,旦皇帝不理朝政,就必然会出现权力下移的情况。如果皇帝宠幸后妃,而受宠的后妃又有理政能力,就会出现后妃干政的局面;如果所宠幸的后妃无力或不愿过问政治,并极力通过宠幸邀其父兄入朝主政,入朝的外戚们又有理政能力的话,就会出现外戚干政局面;宦官是皇帝或后妃身边的仆人,由于他们接近帝后,很容易代帝后向大臣传口谕下命令,成为:“口含天宪”的人物,旦左右皇帝,就会成为权宦,出现宦官干政的局面;较之于后妃、外戚、宦官专权而言,权臣擅权的情况就少得可怜了,屈指数来,也不过西周周公,东汉曹操、诸葛亮,明代张居正,清代多尔衮、鳖拜、肃顺等数人而已。不过,如果大臣中确有既能了解皇帝心事,又有驾取百官能力,有办法对付后妃、宦官着,其取代皇帝而擅政是可能的。不管后妃、外戚,还是宦官、权臣,其专权之后所行使的权力,都不过是皇权变换的另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