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与能力能划等号吗?
今天下午我被一个毕业工作不到一年的本科生怼了,很气愤。她是重点大学毕业,但是情商实在欠佳。是的,她沟通能力欠缺。
我们是异地上下级关系,有一份每月需要我签字的材料,正常情况下是她打印出来签字,扫描给我,我打印出来再签字,扫描给她,她再打印出来。我觉得这么操作麻烦,告诉她调整好格式,发过来我直接签字,不用她打印签字再扫描给我了。
但是执行了一段时间,她开始还调整好表格再发给我,后来就直接发原始表,我需要隐藏一些列,再调整打印边框之类的,我觉得麻烦。我说你还是打印签字再给我吧。
然后她问我原因,我说正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加上我觉得我还需要调整表格很麻烦,还是你打印好签字再给我吧。她直接说我怼她。天哪,她为何没有反思自己,反而说我怼她?
我今天还入职了一个在读硕士做实习生,也是重点大学。我问她,excel有学过吗?她说学过。我说vlookup函数会吗?她说不会。我又问,数据透视会吗?她还是说不会。她有点尴尬,说学校没有专门教过excel,都是自己用到学习的。于是我让她自己搜索学习者两个函数,又给了一些数据练手。
这么看,这个重点大学硕士生用excel做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实在也不怎么样。
我同事里还有一个专科生,她excel处理方面也一般,不过比这个硕士应该好多了。但是她沟通能力很强,关系处理能力厉害。
所以说,能力和学历没什么关系,能力是综合的复杂的,而学历只是一个单一指标。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个陷阱。怎么说呢?
首先,学历,就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文凭。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所以,学历=能力。
其次,许多能力不需要学历的,比如:吃饭等生活能力,交友等社交能力,父母管教孩子的行为能力等等,太多了。
所以说,能力有很多个面,而学历就只有学习一个面,以一对多来进行等号比较,不合理。所以此题是个陷阱。
有学历,无疑代表着有着一定的知识储备,在专业理论方面肯定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学历和能力一定不是等号的。实践才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只有亲身体会,通过时间的累计和经验的累计,才可能获得在某一方面真正的能力。
不能。虽然都是一种标准的代称,但指向的方向是不同的。
学历,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是一种在学习目标上的实现程度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学习能力的验证;在应聘的时候,学历是一块敲门砖,是某些公司的招聘筛选标准。
能力,是自身的、随着经验丰富可增长的。在应聘或是工作中,是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学历与能力是不能划等号的,只能说在某些时候,如说到学习能力的时候,这两项是可以暂时划等号的,学历高的人,自我学习能力的确很强,同时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周边人的视野也会更开阔,自身的视野也会更开阔,看的会更远。
2019届的大学毕业生预计会达到834万,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学历和能力都十分重要,如果想在职场上走的更远,这两个因素虽不能划等号,却一个都不能少。
显然是不能划等号的,不过学历证明了一个人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成果。
有些对学历很看重的人,认为一个人在学校都没有把学习这件事情做好,怎么能相信他会把工作做好?
对学历不屑的人,认为学历代表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步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学历无能力的人没什么实际价值;另外,现实中也有一些高分低能的学子,给了学历无用论,提供了论据。
这两种认识都是偏激的,对人客观看待学历的问题都起到了不好的影响,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现象。
从历史到现今社会都有一些没有“学历”的成功人士,但毕竟这些人都属于极少数的稀缺品,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但是,这些不能说明学历无。客观来看,在普通人范围内,有学历和没学历的人,在相同领域中的工作能力,普遍存在着差距;如果在一些知识性、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更是泾渭分明。
我们在看待学历问题的时候,需要先假定一个环境前提,不能一概而论。
那些专业性、知识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学历自然是一个入门基础,没有知识作为基础,怎么能把设想变成现实?比如:中国两弹一星,如果不是那些热血报国的高级知识分子(高学历),依靠那些戎马一生的将军们或空有一腔报国热血的“文盲”,怎么可能搞出来?
而一些专业性或知识性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的工作,学历显得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更多的还是要看这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唯学历论也好,学历无用论也罢,最终都是回归到是否又能力解决问题上面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把人放到合适的地方,给他充分的施展空间,才是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