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0岁刚刚确诊糖尿病的小伙子,能活到90岁吗?
我不明白你怎么会这样来问这个问题?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就只是他的并发症而已。在我的邻居家有一个老大爷,他83岁的,他已经有了30年的糖尿病。现在他的身体还是蛮好的,他基本上早上跟晚上都会出去散步一个小时。这个当然了,平时生活中第一要注意饮食,第二要按时吃药,这个是必不可必不可少的。得了糖尿病呢,你必须要学相关糖尿病的这个知识。嗯,要遵循医生说的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怎么吃,现在糖尿病呢,还不能够全部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的。得了糖尿病它最主要就是你自己的生活习惯,要学会自制一点。,只要每天按时吃药,控制饮食,锻炼身体。这样呢,活到八九十岁呢,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就是你自己本人的心态。
说实话,很难!
说实话,就是没有糖尿病你看看能活到90岁的人多吗?
长寿很大一部分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看看家里有长寿的基因没有。
如果没有就很难。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长寿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戒烟限酒,不熬夜,多运动,控制体重等。
这个年轻人可能两种情况都不占。
如果是1型糖尿病,说明很有可能有家族遗传史。
可能还会伴随其它疾病,高血压之类的等等。
如果不好好控制,很难活到90岁的。
如果是2型糖尿病,说明小伙子生活方式不够健康。
存在很多有损身体健康的行为。
比如超重,爱吃甜食,大鱼大肉,缺乏锻炼,熬夜等等。
同样很难活到90岁。
不管怎样,都要积极治疗,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
否则,并发症会很快到来。
大概率是不能的,2021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7.3岁。
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基因,生活习惯,意外事故等等。
但是糖尿病不可怕,随着医学的发展肯定能治愈的。即便是现在,中医药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影响这个小伙子寿命的因素很多,糖尿病只是其中之一,占比不到五分之一。
二型糖尿病是如何患上的?确诊后千万不能吃什么食物?
2型糖尿病是如何患上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表现为相对不足,这就意味着这类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绝对水平并不低,但是胰岛素释放高峰减低并后移,通俗的话说就是胰岛素量足够就是无法完全发挥原有的作用。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很多种因素有关,首先,遗传、种族和年龄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危险因素,其次,肥胖,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本身及作用改变,最后,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量不足、吸烟等。
确诊糖尿病以后千万不能吃什么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只不过要严格控制食物的数量并进行合理的搭配。糖尿病患者进食宜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各餐均应该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即保证营养的同时又能减轻胰岛负担,利于保持血糖平稳。而对于应用胰岛素治疗和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除了三餐之外还可以有2-3次加餐,但是加餐的食物用量应在一日食物用量之内,可以从正餐中扣除少量食物作为加餐,而不是额外增加食物。
35岁的哥患了Ⅱ型糖尿病,糖尿病为何越来越年轻化?
一问一答实话实说。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前过年吃的饭菜,大鱼大肉现在天天老百姓的餐桌上都会有的,有人开玩笑的说,
糖尿病是富贵病,黄种人就应该吃草。
为什么二型糖尿病 现在发展越来越年轻化了呢?
还是饮食问题,例,
我儿子单位体检查出来是高血糖,母亲是糖尿病怕遗传给儿子,叫儿子到医院进行二次复检, 确诊只是高血糖不是糖尿病。
我儿子为什么会造成高血糖把他日常的饮食介绍一下, 年轻人嘛,
1,星期天休息到超市购物,买一些奶油 蛋糕,爱吃糯米面做的各种小吃,以及各种含糖高的零食。
2,爱吃街上的烧烤,考虑街上吃烧烤不卫生,后来干脆儿子自己买了烤箱, 在家自己烧烤。
3,爱喝各式各样的饮料,特别是可乐,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打开冰箱就喝呀。
单位体检血糖高给儿子敲响了警钟, 30多岁的人患上糖尿病也太早了吧。
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改变饮食结构,我还叫他吃了三个月的蜂胶,高血糖降下来了。
如今吗,就和正常人一样吃饭,奶油蛋糕啊还是糯米做的各种小吃, 各种甜食饮料,烧烤也不吃了。
35岁患上2型糖尿病,为什么糖尿病趋向年轻化?
不只是糖尿病,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等很多过去的慢性病,老年病都趋于年轻化,很多人认为和遗传关系大,但以前病人少,遗传谁的,更何况,糖尿病中夫妻都患病的概率极高,说明也不是遗传。
生活费是有问题,饮食结构不合理,情绪不稳定,环境污染,烟酒无度等,才是患上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这些因素,都是损坏人的脏器。
另一方面,这些年,种植养殖方式改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大棚,杂交,早摘技术普及,煎炒烹炸过多,催熟剂,添加剂,激素的大量使用,导致食物的品质下降,严重缺少维生素,矿物质等。
由于对糖尿病缺少科学认识,很多人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麻烦就大了。
提出健康生活方式,膳食合理,适度运动,调节情绪,补充营养,戒烟戒酒,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糖尿病。
随着时代的发展,糖尿病已经逐渐年轻化,该怪谁?
目前年轻化糖尿病多数为2型糖尿病,有以下几点原因!
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
上班族为了节省时间,早上选择多睡会,不吃早餐,中午一般都选择外卖,例如大锅菜、黄焖鸡、盖饭等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食物。长期吃这类食物,必然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不合理饮食加上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使得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逐步升高,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
现在年轻人压力大,晚上习惯熬夜,加班、打游戏、追剧或者酒吧等地方。睡眠不足也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也让糖尿病群体呈现年轻化发展。
精神压力大,抑郁消极
还车贷、房贷、花呗……当人们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精神会过度紧张,使得体内肾上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大量分泌,易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让人抑郁消极,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
当代年轻人为了身体健康
管住嘴,粗粮、细粮搭配食用,多补充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例如豆类食物、蔬菜、水果。少盐饮食,减少盐分摄入量,可以避免很多疾病发生,可以降低血压,让肾脏更健康。
迈开腿,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这不仅有利于血糖控制,也可改善血压、血脂。通过运动可释放多巴胺,可改善抑郁,有利于缓解高强度精神压力。
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从幼儿到老人,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糖尿病有多种类型,1型与2型只是其中之二。比较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其次是1型糖尿病。那么,1型与2型糖尿病有何区别,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一型糖尿病,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从发病年龄上来看,1型糖尿病多起病于幼儿、青少年等人群,少数成人也可发生;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少数可发生于青少年。所以,从年龄上,我们可以作一个初步判断,如果少年起病,多为1型糖尿病;如果中年起病,多为2型糖尿病。
从发病病因上来看,1型糖尿病多与遗传相关,由免疫介导,引起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严重缺乏,不能降低血糖而引起;2型糖尿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关系最大,如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体型肥胖等,也可以这么理解,2型糖尿病几乎就是吃出来的病。
从出现的症状来看,1型糖尿病由于绝对缺乏胰岛素,常常急性起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早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后期可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故起病较缓,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极少数人由于血糖严重升高,也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从临床检查上来鉴别,1型糖尿病胰岛素抗体长呈阳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抗体为阴性。OGTT检查会发现1型糖尿病几乎没有或少量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有胰岛素分泌,甚至可高于正常。
在治疗上,1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早期可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空腹药控制血糖,后期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时,或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或有口服药禁忌症时,也需要胰岛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成人缓慢进展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这种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但由于这种病人可分泌少量胰岛素,故病情进展缓慢,通常成年以后才发现,需注意鉴别。
综上,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如何鉴别,可通过发病年龄、症状表现作初步判断,确诊有赖于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查、OGTT等。
感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大家关注医学莘,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这两种疾病的特点都是血糖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如何通过检查来确诊糖尿病类型呢?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指出,目前诊断1型糖尿病主要根据临床特点,主要特点有:1、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2、起病迅速,很多糖尿病患者是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而被发现1型糖尿病;3、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如明显口渴、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4、患者体型消瘦,1型糖尿病患者中很少有肥胖者,而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者多为肥胖者;5、1型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尿酮或酮症酸中毒;6、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或缺失。C肽可反映机体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对糖尿病患者的分型和低血糖症的鉴别有指导意义,C肽和胰岛素均为胰岛素原产生,胰岛素原产生一分子的胰岛素,就会产生一分子的C肽,因此可以通过测定C肽水平来评价患者的胰岛功能。
C肽也可以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分型,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水平会下降,2型糖尿病的C肽水平不变。
7、1型糖尿病由于是自身免疫系统出现了异常,因此会出现自身免疫标识,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人胰岛细胞原2抗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