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Gem 《野狼disco》伴奏抄袭芬兰作者ihaksi,此事件将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会怎么收场?
我觉得抄袭谈不上,就是购买使用原作曲者的出售的伴奏,使用的范围从只能自娱自乐到娱乐大众了。伴奏成就了歌曲,歌曲也成就了伴奏。缺了谁这个歌曲都不行。后续很可能双方协商。因为如果诉讼的话这个费用会很大。版权所有者无非想碰瓷。这样的结果算是一个最后的解决方案。后果就是宝石公司需要给你比钱,但一定不会很大。
《热血传奇怀旧版》请了宝石GEM为代言人?
盛趣游戏也是眼光独到,找到了老舅这么一个形象与气质完美贴合传奇的代言人,复古、经典又透露着一丝丝新潮,我只要一想到老舅的那张脸,就已经感受到了这首歌MAX的魔性度了,2020年神曲钦定!
东北人听《野狼disco》是什么感受?
作为一个东北人,每次身边人放野狼disco,心里非常尴尬,词写的毫无逻辑,还胸口比划一个郭富城,真的尬,我就好奇我们东北能不能出点好东西,要么是喊麦,要么是这个,真的恶心。
从《野狼disco》到郎朗媳妇《幸福三重奏2》的东北话,东北文化为何感觉总能上头?
东北话的“魔性”,还真是值得玩味。
东北话大流行的最大推手还是央视春晚。央视春晚是啥场合?全中国人都在那个特殊的时刻盯着一群演小品的东北人,看他们用最凝练、最形象、最搞笑、最有机锋的方言唠嗑、表演。这简直就是一堂活生生的东北话全国公开课!
这绝不是一般的公开课。一是规模空前。每年春晚几亿人看,三十年下来,就几十上百亿人次,如果把奥运会看作世界最大运动类公开课,那么央视春晚小品堪称世界最大规模语言类公开课,关键还在于,这个公开课是成系列的,每年来一次!
其次是课时长。简单算笔账,每年春晚用东北话表演的语言类节目照两个算,总共大概半个小时,二十年下来就是十小时,一亿人看,最保守地算下来就是十亿个小时。读者们呐,除了这十亿个小时的纯教学,还有电视台反复重播、互联网不断点播的更大量的课外复习,再加上生活里跟东北人打交道的“浸入式”实战演习,外国话都学会了,东北话哪有不会的道理?
再次,春晚小品这种“教学形式”互动性更强。虽然隔着一道屏幕,但是看着演员搅动三寸不烂之舌,笑得前仰后合,观众身心都被带入了一种高能的语言交流场景。观众的心打开了,东北话的魅力充分地刺激了他们柔软、敏感的语言神经,让语言习得瞬间变得轻而易举。而且,观众们还要在春节假期的亲戚朋友间互相分享,这种“同伴教育”和迫不及待的“现学现卖”,简直就是最好的语言练习。
另外,春晚小品这种“场景式教学”,为“金句”提供了一个个短小的喜剧情境,使得金句的转用自带喜剧效果,更具有社交属性。比如一说“要啥自行车”,人们就想到了小品里丈夫一面眨眼睛,一面假装高声呵斥妻子的镜头,而忍俊不禁,也就在“别不知足了”“别想入非非”的语义之外,更有幽默的效果,缓解了由于“得不到”而身处的窘境。
“忽悠,接着忽悠”“我这心呐,拔凉拔凉的呀”“你太有才了”“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这些句子都有类似的效果,其流行也就“变本加厉”了。
多少年来,在春晚小品这个具有春节新年俗性质的传媒艺术形式中,东北话是绝对的主角,它因而在中国人的文化空间里具有了某种强烈的公共性。我懂东北话,你懂东北话,这还不叫公共性。公共性是,我知道你懂东北话,你也知道我懂东北话,我们都知道周围人听得懂东北话,然后我们愉快地用东北话聊天。这就使得东北话这门方言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它沟通和社交的属性而具有“传染”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