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林疯狂”,赢得总冠军的书豪什么会哭?
距离林书豪在台湾大型布道现场洒泪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我仔细看了他这个分享会近一个小时的视频,听着前面那段内容,思维尚可跟上,但越往后听,就愈发察觉自己除了英语不行无法进入杨侃公司谋得职位之外,我对中文的理解似乎也存在问题,甚至在向来让我引以为豪的逻辑思维能力上也出现了一丝自信的裂纹,后来我花了一点时间才缓过来,毕竟一个热衷东洋文化的人应该不配谈信仰,听不懂也是正常的。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效仿网络上绝大多数通稿所为,在聊林书豪落泪的话题时,避而不谈后面那漫长的30分钟,把焦点集中在前20分钟内。
在这方面,你们看到的报道大抵没有什么偏差:在聊到自己自由球员市场无人问津的前景时,林书豪流泪了。
他说俗话说得好,人在谷底呢,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往上爬,只不过,“我感觉我每年都在谷底。”
“谷底”二字刺痛了很多人的心,因为总有人会反诘道:
难道一个拥有哈佛学位,在NBA打了9年,生涯总收入超过5000万的篮球运动员,在30岁的时候暂时拿不到一份NBA合同就算是谷底了吗?要知道NBA球员的平均工龄不过5年不到而已。
如果这就算谷底,那我追了林志玲十年她还嫁给别人了该怎么算?
关于这个观点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因为这本就是无稽之谈,这时候就应该搬出鲁迅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无法理解林书豪失落情感的人呢,大致上和那些无法理解1996年遭遇下岗的大妈们为什么那么热衷儿子报考公务员的人一样,仅从自己想象中的美好生活,以及自己意淫中获得美好生活的方式出发,就去判定他人现实生活中挣扎与否的,无论是向上指责百万富翁,还是向下指责庸碌百姓,都只是将自己的无知最大限度的暴露在鲁迅1927年的扫射之中——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在这个问题上和你们达成一致之后,我们还是有理由挖掘下林书豪之所以认为自己今日陷入谷底的原因。
林书豪在布道会上说:“我最终极的梦想是成为我想成为的球员。”
说自己本不想来亚洲,因为他知道自己需要带着微笑面对大家,和大家分享“我觉得不配”的总冠军。
什么样的球员配得上那个总冠军呢?
加里·佩顿到了生涯末年,投奔湖人组成F4,冲冠失败,而后又转投热火,才终于遂了心愿。
无论佩顿自己怎么想,他是否觉得配,作为俯瞰历史的旁观者和键盘侠,我们都隐约能够窥得这样一个道理:
佩顿的总冠军,和胖子的奶子一样,毫无意义。
毫无意义可能有点夸张,毕竟佩顿比之书豪,在热火2006年的那个冠军中还是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比之他自己此前更为光辉灿烂的生涯,这个冠军的加成意义已经不大了,这可能也是杜兰特们选择离开的原因,对于超级球星们来说,只有在自己在球队里扮演足够重磅角色的时候拿下的那个冠军,才对整个生涯具有更决定性的意义。
对于书豪这样的普通球员来说,他们的标准线当然要比巨星们低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内心深处没有一条线,譬如书豪,未必希望自己就是一个冠军球队中的核心人物,但他也渴望在其中扮演一定分量的角色,这个角色也许就是范弗利特在今年总决赛中所扮演的角色,但事实是,他只是坐在板凳上看完了整个总决赛。
那么书豪究竟认为自己本该成为什么样的球员呢?
他在自己演讲中反复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自己等了8年,8年前正是林疯狂发生的那一年。
我不知道你怎么看那一年的林疯狂,对我而言,那是我看球以来最刺激的一年,超越黄曼巴单骑挑小牛,超越罗斯砍下50分的夜晚,超越2017利文斯顿劈扣骑士,甚至超越史蒂芬森试图引发乐邦ASMR的那轮系列赛,书豪在那一年的故事超越上述所有身残或者脑残志坚的经典,跨越时空在我的海马体里狠狠刻下一道痕迹。
我依然记得那一场对阵湖人的比赛,书豪在最后一节连续单挑成功的时候,我和你们一样达到了高潮。而当林书豪对猛龙撞开阿米尔·约翰逊打进2+1的时候,我手中的烟头已经开始摇摆,呻吟是不可少的附带产品;而当林书豪指点江山,回头望一眼都快跪下的德安东尼然后示意全队沉底线给劳资拉开空间时,我在思考这个剧本该怎么写,但是我的大脑显然已经进入了停滞状态——然后林书豪投进了那个三分球——我嚎叫了起来,老娘撞开房门,冲进来,表情严肃道:
“怎么了怎么了?”
没怎么我亲爱的老娘,林书豪来了而已。
我当然不会是唯一一个被林书豪征服的人。
湖人和尼克斯的比赛正在进行时,魔术和老鹰的比赛已经结束了,一帮老鹰球员下场就问记者:“林是啥数据?”
记者通报曰“林当时的数据为22+5”,这帮没底线的家伙就都叫唤了起来,然后就都冲去看这场比赛的电视直播去了;魔术跟队记者则表示:“我不知道林书豪干了啥,but he stopped the whole media room!”
我这个人对于任何情绪化的时刻都有一种追根溯源的习惯,为何我会看到林书豪的表现后会如此高潮迭起?
一般人认为高潮这种情绪是天生的,其实不然,没有刺激就没有感知,没有持续不断的精准的刺激就没有最终的高潮。兴奋是一码事,高潮则是另一码事,很显然,在当时,林书豪摸到了所有人的G点,而且一摸就是7场,轻重缓急的手法也都把握得非常好。
一个黄种人,一个普通的边缘球员,7场比赛场均28+8+2,率领球队7连胜,然后自己成为了全美乃至全球最红的体育明星,当时我楼下虹桥浴室里的大姐都听说过林书豪的名字。
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的数据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是大苹果大场面天工造化,还是内特·阿奇巴尔德灵魂附体?
细究了一下根源,首当其冲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他属于这个以黑人为主的联盟中绝对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白人出个头都会引发大规模的关注,何况黄种人。
很巧,我也是一个黄种人,再细分一下,林书豪父母来自台湾,那么我高潮的理由便又多了一层。
这是深埋血液之中,历经9年义务教育之后就已经根植吾辈心灵的同气连枝之感。
血浓于水,糖浆更胜一筹。书豪在皮肤和血缘上天然的吸引力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书豪讲好了一个故事。
这是一部old school的好莱坞式电影,讲的是一个underdog突然站出来拯救全世界的故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一眼喜欢上这样一个故事,这样的桥段反复出现在各种电影中,《变形金刚》的男主本是个矮穷丑,《阿甘正传》的男主就是个弱智,《当幸福来敲门》花了一个小时展示威尔·史密斯究竟有多惨。这就是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所在,励志可以刺激到每一个终究对生活还抱有希望的人的神经——你看,他也能成功。
而且林书豪拿下这28+8+2的7场比赛,球队是7连胜。对于一支此前8胜15负的球队来说,7连胜,其中还有几场是缺少了小斯或者安东尼或者两人都不在。这样一支球队,在这样一种境况下5连胜了,而且你还要换算上本赛季只有66场,7连胜的分量有多重,大家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更为重要的是:林书豪之前,纽约是联盟最烂的站桩单打型球队之一,林书豪之后,这支球队的头上顿时挂上了团队的光环,精神层面的提升才是最大的意义——至少从自我暗示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
励志流电影所必备的情节:非吾不能也,实在是世无伯乐或人间险恶。险恶的环境才能反衬出小人物成功的伟大,林书豪身高191(控卫中算是中上身高),体重90公斤(控卫中不错的体重),臂展196(中规中矩),原地摸高2米50,弹跳90公分。进NBA之前的体测数据表明书豪是一个标准的NBA级别运动员体格啊,按照莫雷的说法,他在选秀的时候就发现书豪的运动能力应该至少配得上一个15顺位。
但是他却落选NBA了,而且一下就是一个半赛季的冷板凳。
所以林书豪之前的遭遇只有两种可能:
1、NBA球探的水平有限,他们是客观的在犯错误;
2、NBA球探的水准还是很高,不过呢,在NBA,真的存在歧视,一者是种族歧视,一者是出身歧视,哈佛大学及其所在常青藤联盟在篮球方面实在是弱爆了)。
而这两种歧视,就是林书豪这个小人物所面临的险恶环境。
他在纽约得到了一次机会,将之放大,回馈给予机会的人,拯救了斯派克·李的臆想世界。
小人物如梦如幻的成功,便是林书豪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高潮的原因。林书豪的出现,是“美国梦”的体现,是美式英雄的成长映射,是每一个小人物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精华提炼。无需责怪漫威电影《美国队长》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胶卷来描绘队长之前的瘦小和羸弱,因为这是必须的套路。但是美国队长还需要往身体里注入一些奇怪的物质,林书豪则几乎没有任何预兆。
林书豪的身上居然没有父母双亡从小沿街乞讨街头鬼混受尽欺凌的往事,也没有持枪打劫锒铛入狱女友抛弃沉迷毒品的旧闻,更不存在初入联盟四肢骨折软骨全无苟且偷生的经历,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平坦的人生,一份不错的求学经历。
他身上唯一可以让人移情自身的就是前文所述的“被无视”。
所以林书豪取得的成功足以让人为之振奋,不光是中国人而已。我想书豪本人也相当振奋,所以他才会在8年后依然对那段美好时光念念不忘,转而认为自己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处在低谷,一直在“等待”。
看起来这确实接近事实,因为林疯狂的谢幕,就源于一个半月后的膝盖受伤赛季报销。
随后林书豪带着毒药合同奔赴火箭,打满第一个赛季之后,伤病开始频繁光临这个男人,胸肌拉伤、膝盖扭伤、背部拉伤、连续4次脚踝扭伤、腰部拉伤,林书豪也因此失去了首发位置。
然后他去了篮网,投奔林疯狂时期的尼克斯助教阿特金森,后者现在已经是篮网的主教练,从当时各种消息来看,阿特金森算是书豪在NBA的贵人,非常赏识书豪,事实他也给了书豪一个首发控卫的位置,这本该是重温旧日美好的最佳契机。
然而只为篮网打了5场比赛之后,他便脚筋拉伤宣布休战。
然后就是复出,再连续三次伤病反复,期间还夹杂着背部紧张和脚踝扭伤。
6年时间,林书豪受伤已达到13次。
在去年第一次受伤恢复期间,他仍然对未来充满着期待,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这也是他在美利坚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他从未丧失信念:
“我花时间祷告也提醒自己别忘了上帝的应许,他的计划是完美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我就是身处于他要我在的处境,他的旨意将被完成。”
但他的上帝真的很严格。
在经历反复受伤之后,林书豪自己的耐心也消失殆尽:
“有时我感觉无比振奋,有时我又有强烈的挫败感,有时我甚至想向上帝怒吼,借此发泄我的愤懑。”
“为什么我在训练中付出这么多,开发了新的投篮方式,得到了想要的位置,找到了合适的主帅和体系,却不得不把巅峰浪费在养伤上?”
是啊,为什么呢?
为篮网效力的第二年,书豪复出参加球队的第一场常规赛,在比赛还剩不到5分钟,球队落后10分。
作为此前25分钟砍下18分4助攻的领袖,当然需要继续争取追回比分的机会。
需要更快。需要冲击篮筐。依靠这种冲击,此前林书豪已经7罚7中。
然后他就摔倒在地板上,捂了下自己的膝盖,然后冲着赶上来的队医摇了摇头,他说:“我完了。”
连续5遍“我完了”之后,书豪失声痛哭。
而过去8年他所经历的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再也回不去的2012,就是所谓的属于林书豪的低谷。
在流着眼泪的演说中,林书豪要求大家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不要放弃。
第二、不要妥协。
第三、不要绝望。
这三条鸡汤都是极好的,但这三条都是在他历数过去8年自己如何面对那些不公之后提出的,从他嘴里说出的那些“种族或者出身歧视”、那些“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在需要的时候投不进球而别人没我努力却在场上刷刷得分”的困惑中,我们丝毫无法得出这最后三条结论,然后书豪还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这三条,我同样无法从逻辑上进行转进,因为林书豪的做法之一是“每天脚踏实地”,但前面他自己已经作为一个实证证明了每天脚踏实地的最后结果也未必能够咋样,书豪碾碎逻辑环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他在演讲后30分钟里所阐述的东西:只要你信上帝,你就能做到这三条。
不好意思,无意冒犯,这么严格的上帝,我是不太敢去信的。
我不反对别人能够从林书豪的后30分钟演说中得到启发,我一项觉得,如果你身处低谷和困境,抓住任何一根伸过来的稻草都应该是无可置喙的选择。
但我还是想说说他前20分钟流泪的那部分内容,那部分描述自己挣扎人生的内容,那部分他其实并没有解释也不打算解释的困惑。他的这部分演讲让我更多想到罗斯,另一个遭遇漫长严重伤病史的男人。罗斯和书豪截然不同,书豪是小人物取得成功后重新被摔向谷底,罗斯则是天之骄子被命运揉搓,但最终的结局似乎也并无不同,他们都在受伤之初和前几次伤愈复出之后表达了自己“我会回来的”心境,但在人入中年,饱经沧桑之后,他们也都表达了几乎同样的情绪:“算了吧,就这样吧。”
这也是为何在夏天还没有过去,各支球队仍在调整的时候,林书豪就开始宣布“我感觉自己已经被NBA放弃”的缘故,以及为何他在反复受伤之后重燃希望之火又立即倒下的瞬间会流下眼泪,如果这都不是绝望,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绝望,如果这都不是妥协,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妥协,如果这都不是放弃,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放弃。
在这次受伤之前,书豪单脚落地的瞬间,他拼命地向前伸出一只手来,好像想要抓住什么。
却又什么都没抓住。
像极了一切为梦想而奋斗却最终失败的人们,这个过程当然足以令人动容,却同样对普通人的人生具备一些别样的启示意义。
林疯狂时期,林书豪自己经常喜欢引用一句来自《圣经》的文字:“sufferingproduces character, and character produces hope, and hope does not disappointus。”
——患难锻造品格,品格带来希望,希望永远不会令人失望。
这是一句非常有意义的话,但是仍值得反复揣摩,因为从患难到最终不会令人失望这几步走之中,会倒下一波又一波的人,很大的一波人会倒在第一步:患难锻造品格。
因为我们已经见过太多患难锻造出来的软弱、怯懦,这些永远不会带来希望,至多使人不敢绝望。所以一切妄图在林书豪身上深挖硬撅所谓意义的媒体,都是别有用心地在给他人挖坑。当你的偶像终于开始学会放弃、妥协的时候,你应该有所觉悟,有时候那才意味着下一段包含希望的人生开端。
林书豪泪洒发布会现场:我不配拿到总冠军,感觉NBA要抛弃我了
今年夏天的NBA自由球员市场可谓疯狂,在前24个小时时间里,就有超过10亿美元的合同签出。不过,这些大合同都是属于大牌的自由球员们,那些处于球队边缘的自由球员们,却只能感受到寒冬般的冷酷。“每一年,情况都会变得更为艰难,”如今依旧没有找到未来去处的林书豪,在聊起自己在自由球员市场上的情况时说。
虽然今年拿到了NBA总冠军,但林书豪在猛龙夺冠路上并未获得太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而随着他在今年夏天成为自由球员,总冠军队成员的身份并未给他加分。直到现在,林书豪还未确定自己在NBA的下家。
“在英语世界里有这么一句谚语:‘当你跌至谷底,唯一的方向只有向上。’”林书豪最近接受采访时,情绪很激动地说,“但对我来说,这个谷底似乎还在不断地变深。自由球员市场的情况真的很艰难,因为我觉得在某些层面上,NBA似乎已经放弃我了。”说到这里,林书豪泪洒当场。
其实在自己的NBA生涯中,林书豪一直都在不屈地奋斗。但是如今已经30岁的他,在上赛季的季后赛征途中,林书豪一共只在8场比赛中获得了上场的机会,而且场均只有3.4分钟。“在赛季结束的时候,我就必须为这次亚洲之行做好准备,”林书豪说,“我当时就知道,来这里我必须要聊总冠军的话题,而我觉得这个冠军并不是我应得的。我也必须要聊很多我未来的话题,而我并不想这么做。说实话,这只会让我感觉到难堪。这样的境遇真的太艰难了。”
时至今日,林书豪当年在纽约掀起的“林疯狂”,依旧是NBA历史上最传奇的个人经历之一。但从那之后,他就不断地经历伤病和球队变更。在9个赛季,林书豪总共在8支球队效力过。而自从2016-17赛季之后,林书豪一共只有3场首发经历。
“我来到这里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放弃,”林书豪说,“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直在努力但却始终没有看到成果的人来说,一定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