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小编 46 0

北京街球故事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优酷的新节目《这!就是灌篮》第二期,上海街球元老之一、34 岁的热狗,对上了现今 CUBA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最强后卫之一、北京大学的张宁,被后者三颗三分干脆利落解决掉了。

节目播出之后热狗在微博感谢大家支持,也说出了第一代街球手的集体困境,“我曾经只是街边打球的孩子”,“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条件打 CUBA,没有机会接受系统训练,甚至连现在热宠的耐高,我都没打过”。颇有一点生不逢时的哀叹。

但吴悠给他留言,“只能拥有心酸剧本吗?不能刻苦训练吗?”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一直被叫作“中国街球第一人”的吴悠今年也 33 了,只比热狗小一岁。吴悠没上这档节目,节目拍摄的时候,他应该正和张艺在纽约。张艺是吴悠做 CL 的老战友,这次牵头组织了一帮国内打球的哥们,去纽约的街球圣地戴克曼和那边的球员打了一场友谊赛,还拍了一部纪录片《无中生有》,前阵子引发了很多篮球爱好者的热血回忆。

吴悠一直是训练最刻苦的街球手之一,哪怕到今天。《无中生有》里记录到一行人打完比赛为止,但事后吴悠没有跟大家从纽约回国。他飞去了洛杉矶,改了签,用本来准备在美国购物的预算,请了个 NBA 训练师,自费特训,还自嘲“人家都靠打球赚钱,我还非得花钱打球”。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吴悠。不管虎扑上的 JRs 觉得吴悠配不配得上“中国街球第一人”这个称号,吴悠事实上成为了中国街头篮球的一个符号,他和他的 CL 在很长时间里代表着中国草根篮球,这份背书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更高水平的资源和人。

这是吴悠一球一球打出来的,他值得这些。但对于大多数没法走到吴悠这样高度的球手来说,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回避:

如果你知道自己打不上职业,还打不打篮球?

01 从大院到大学

节目上赢了热狗的张宁,今年夏天刚带着北大男篮拿下了 CUBA 冠军,这是过去五年他们拿到的第三个 CUBA 冠军。这些年北大篮球的崛起,主要是从 09 年招到程驰、赵瑞、奇峰,11 年从清华附中招来王泽奇、郭凯,以及后来的张宁等开始的。

但说起北大,更早的北大篮球明星,还当属王璁。

王璁是吴悠的发小,两个人在复兴路 24 号的炮兵大院长大。从公主坟向西,空军、海军、通信、总后、炮兵、装甲兵大院等部队大院紧密相连。部队大院素来体育热情高,想打球了喊一嗓子,一呼百应。

炮兵大院多的时候有四代人同场打球,吴悠和王璁自认是实力最弱,但最敢打敢拼的一代。他们和叔叔伯伯年龄差 30 岁,但这两代人能为了赢球在场上干起架来。后来在院子里打腻了,一高一矮俩人就抱着篮球,往隔壁大院走去,挑战新的对手。

和许多国内的早期街球手一样,吴悠和王璁最早接触街篮,也是通过 2000 年 Nike 的街舞风雷广告。但那支广告里的街球更多是 freestyle 和花式表演,大院里的叔叔爸爸们哪里瞧得上小孩们耍这些花架子。很快吴悠们又从 And1 Mixtape 里知道了实战型街球,发现街头篮球并不是为了秀而秀。

但实战也好,花招也好,有一个共同目标是所有打篮球的人都幻想过的:扣篮。

王璁最后长到了一米九几,扣篮这件事没那么遥不可及。但从小身材矮小的吴悠,用他的话说,只能“无限接近这个神话般的动作”。有段时间他每天爬到篮球架上,双手握紧篮筐,身体悬挂,想象自己刚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扣篮,呼吸一把高处的空气,再落地把自己的脚震得生疼。

有一天中午吴悠在院子里的服务社买完雪碧喝——因为当时 NBA 新星格兰特·希尔代言雪碧,在广告里畅饮之后完成了扣篮——往篮球场上走着,准备趁中午晒、人少,去摸摸篮筐。到了发现一光膀子的哥哥,没多高,不到1米8,在烈日当空的球场上,自己练着球。

这个哥哥坐在中场喝水,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随后站起来,单手抓起了篮球,从三分线 45 度的位置助跑,一,二,三,把篮球稳稳塞进了那个 3 米多高的铁框里。

小吴悠在场边看着这一幕,一身冷汗,两腿发软,根本不敢往球场上走。这段记忆在十多年之后,被他写在自己的日志里,从那天开始,吴悠相信自己也能扣上篮。

几年后,那个扣篮的小伙子,在千禧年前的最后那个夏天,参加了一场扣篮比赛。那是 1999 年 7 月 24 日,北京五十年来最热的一天,当时做“恒信极限鞋”的恒信在首都体育馆办了个青少年扣篮大赛,这位只有 1 米 78 的小伙子全场最矮,却技惊四座,拿下了冠军,一举成了部队大院里的小名人。

小伙子名叫王圣淳,后来也成了北京街球最传奇的名字之一。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孕育出王圣淳、王璁和吴悠的炮兵大院,是当时公认篮球氛围和水平最好的大院之一。之所以有“之一”,是因为还有隔壁的隔壁,海军大院。海军大院一样的有很好的篮球群众基础,而且还诞生过曾经的中国篮球队队长黄频捷,和多年后在佛山龙狮队任教的吕德来。

吕德来在大院里收过一个叫周晓周的弟子。周晓周是部队大院年轻一代里的传说,他光是运球的力道就能让对手发憷。可惜吴悠征战周边院子的时候没碰过他,因为他比吴悠大四岁,吴悠高中的时候他已经去首经贸上大学了。

上大学之后,这些年轻人四处征战的计量单位就从大院变成了学校。

2000 年左右,首都师范大学篮球圈有个人物,美术系的李岩,传说投篮准得像 Bug,球友都叫他“迈克尔·李”。那时候李岩留着三井寿的发型,在场上喜欢扯垃圾话,说这球我要怎么过掉你用什么方法打进,然后直接把球投进去。

有一天,首经贸的周晓周,跑去了首师大挑场子,正正好碰上了李岩。周晓周身体素质好,各种运球非常娴熟,腰腹部力量好滞空时间很长,很多首师大的球员拿他没办法,幸好李岩在。李岩用他精准的投篮打赢了周晓周他们队好几次,毕竟周晓周自己去的,队友都是现组拨儿的,跟不太上他的状态。

后来草根篮球圈里就流传着这么个说法:唯一能跟首师大的李岩一较高下的,只有首经贸的周晓周。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李岩后来经常到公安大学打球。当时在天坛地下已经很有名气的“天坛球王”马重玖听说了他,但还不认识。有一次马重玖去公安大学打球,因为天黑只剩四个人摸黑在打,其中有个小哥准到无法防守——后来马重玖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李岩。俩人后面成了队友,不过那要等到 2009 年了。

李岩大学时期的名字太响,以至于当时还是高中生的吴悠,也忍不住去首师大找李岩挑战。第一次对位,俩人各带一队,吴悠连进 4 个球,李岩也连进 4 球追评,最后一记超远三分绝杀了比赛。外号悟空的常强,那时候还打不了这种比赛,只能在场边边运球边看李岩打比赛。

但当时吴悠去了那么多次海军大院和首师大,都没碰上过周晓周,直到 2005 年。在海军大院,吴悠痛快地以两局单挑 5 比 0 被周晓周完虐。也是这场球让当时已经有些名气的吴悠发现天外有天,充满了动力,潜心修炼。

以上这些名字,以及更多当时热爱篮球的年轻人的名字,在他们后面漫长的篮球生涯里发生着各种交织和故事。但当时,他们在大院里、在大学里,顶着暴晒拍着每一次皮球的时候,他们眼里只有对篮球最纯粹的原始喜爱,不掺杂任何别的东西。

他们当时一定没想到,未来他们会组建起全中国最有名的一支街球队,叫 CL Smooth Crew。

02 左手给篮球,右手给自由

除了去首师大,吴悠和王璁周末还会坐 40 分钟地铁去东单打球。东单的门票要 15 块钱,两个人各带那么二十块,打完球就只能去吃 5 块钱一碗的拉面,三两面吃不饱就喝汤。

后来吴悠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回到东单》的歌词里,“想起那十年前/所有情景浮现眼前/为进入东单球场花光我所有钱”。

在北京打球的人基本都去过东单,从1950年代开始,东单篮球场就是北京民间篮球高手聚集的地方,大家敬爱的张卫平指导正是在东单完成了从业余篮球到职业篮球的转变,东单的篮球爱好者还坚持认为三对三这种打法的起源就是东单。

有关东单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2004 年乔丹来华,原本他计划参加东单耐克篮球公园的捐赠仪式,结果由于得知消息赶来的球迷过多,围住了整个东单体育场,出于安全考虑,尽管相隔几百米,乔丹也只能默默离开,得知心目中的神不能到场后很多球迷都哭了。

吴悠的成名之战是在东单。2002 年耐克 3V3 比赛,吴悠的球队已经连续三年输给同一个对手,那时候他还不是主力,球队落后6分时吴悠被派上场,他咬牙切齿地对队友说,我必须赢,结果他连续命中 3 个三分球,完成大逆转。

王璁则在东单留下过两段更传奇的经历:扣碎篮板和东单之吻。东单之吻听起来浪漫,但事实上是他在尝试隔着两人扣篮时,重心失控摔在了地上,当场昏迷。好在那次意外只是在王璁的头上留下了两针的伤疤。

虽然那时候他们就已经是东单的明星,但他们和东单更深的羁绊还要再等上几年。

2003 年吴悠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之前王圣淳曾经想把吴悠带进北大,未果。北体大的篮球圈并不大,吴悠在一次扣篮活动中认识了阿金 Aking,阿金最初是田径专项生,当年广东省高考体育特招测试状元,曾经参加过中国田径大奖赛。身体素质极好的阿金带着吴悠跑楼梯练弹跳,吴悠把扣篮当成一个心结,阿金就给他灌输一个理念:扣不进也扣,扣出血也扣,不要怕丢人。

就这样阿金给了吴悠最重要的一份精神支撑。他们两个人拉着队友崔闯,决定创立一直球队,于是有了 CL 战队。

2004 年,为转学到篮球名校北京二十二中留级一年的王璁考上了北大,他也成了 CL 战队的一员。那年吴悠本色参演了一部青春偶像剧《篮球部落》,虽然剧情幼稚奇葩,打篮球全靠吊威亚,但怎么说那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篮球的电视剧。

另一个 CL 的元老叶天知道吴悠是通过女朋友给他看的一段视频。那是吴悠效仿美国街球手做的第一支视频:北京 mixtape1。当时叶天在海淀区小有名气,对谁都不服,就在各个论坛里和吴悠约战。2003 年的深冬,两个人在财经大学打了场 1V1,穿着短裤的吴悠 10 比 7 赢了叶天。输球之后叶天痛下决心,花了 5 个月减肥练球,最终加入了 CL 战队。

2008 年之前加入 CL 的,都被球迷成为CL“初代成员”或“元老”。这里面还有杨晓明、杨晓亮,一对兄弟,和吴悠王璁从小一起打球,以及周晓周和李岩这两位“球王”。

不过论现在的名气,早期 CL 战队里另外两个人更大。一个是现在常常在央视做篮球解说的李克,打过7年职业篮球、拿过 CBA 总冠军的李克算是国内职业转街头第一人,另一个就是首钢男篮的主场 mc 刘芳宇,看过北京队比赛的应该对他的声音不陌生。

这些原本散落在北京各处的草根篮球高手因为 CL 战队聚集在了一起。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如果说个人成名,05年吴悠在街盟组织的单挑赛上拿到冠军,街球王的名号基本上那时候就叫起来了。但 CL 以一个团队被人熟悉大概是在 08 年,CL 和313京武门在武汉打了一场南北街头篮球对抗赛,那场比赛足足筹备了半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民间街头篮球赛事。虽然 CL 在个人能力上没占到便宜,但靠着整体优势绝杀险胜。

在那场比赛几个月前,CL 在农大破旧的球场里办了第一次 Openrun,他们的赛事兼战队新人选拔。那时候的 Openrun 还没有什么影响力,办活动的钱都是 CL 的成员一起凑的,李岩把自己当时一个月的工资 2000 块钱直接给了吴悠,甚至连他们球衣上的名字都是自己画上去的。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对于 CL 战队来说,Openrun 最重要的意义是新人的加入,他们也不再局限于北京。那一年,来自江西的韩潮从 Openrun 中脱颖而出。韩潮15岁开始打街球,16岁就加入了部队篮球队,他还曾在家乡组过一支叫 TDL 的街球队。靠着花哨的运球技术,他成了 CL 的一大人气担当。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但 Openrun 真正成为一个有认知的品牌,是在 2009 年。那年 Openrun 搬到了东单。在张艺的策划之下,CL 打出了全新的概念“回到东单”。

张艺也是 CL 战队的早期成员,09 年的团队内部采访里,他就说要打造 CL 独立的品牌文化,把 CL 做成亚洲第一街球队,有很多人把张艺看做 CL 真正的大脑。

张艺当时女朋友在《Time Out》杂志做美编。她在办公室里有个同事,叫赵宏,中传毕业,业余时间喜欢玩说唱。那时候张艺考虑给战队做首歌,女朋友就介绍了他和赵宏认识。俩人在朝阳门的挚爱餐厅吃了顿台湾菜,毕竟都是街头文化的爱好者,一下就成了好朋友。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这个赵宏还有个名字叫小老虎,给 CL 那年的 Openrun 做了那首经典的主题曲《回到东单》。

那年的 Openrun 大获成功。现场的 MC 和说唱表演,亲临现场的于嘉,阿金的爆扣,马重玖的中投,周晓周戏剧性被后辈绝杀,太多画面被球迷们回味至今。虎扑上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人发帖聊那年的比赛情况,以及求完整视频。马重玖通过这次比赛成了一名 CL 的“老新人”。媒体把那场比赛称作中国街头篮球复兴的标志。

小老虎和吴悠的《回到东单》也被广泛传唱。里面有一句歌词,被视作 CL 精神的最好诠释,“伸出你的左手,给篮球;伸出你的右手,给自由”。

只是,人就两只手。一只手给篮球,一只手给自由,那就没有手挣钱了。

03 理想和现实,英雄与战犯

从 08 年到 13 年,CL 在东单连续办了 6 届 Openrun,一年一个主题,较劲、系上它、野生等等,都是 CL 当时真实状态的写照。团队也持续壮大,赵强、闫帅、曹芳这些现在有些名气的球员,也在那些年陆续加入CL。

这项依托于东单的赛事很快成了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街球活动。打出名气的 CL 开始组织全国巡回赛和校园巡回赛,某种程度上成了国内街头篮球的标志。

拉着 1000 块钱买来的拉杆音响,边走边打遍全国高手的故事很热血,但因为街头篮球本身的属性,国内市场开拓相当不成熟, CL 的运营开始遇到困难。吴悠一直坚持非盈利的原则,球队的商业化更是无从谈起。

把 Openrun 的主题定为较劲那一年,团队里的人接连受伤,他们在如家的房间里聊了四个小时,受重伤的李岩就说打篮球这些年,花的时间哪怕去炒股票也能挣点,但一直打篮球的他们却什么也没留下。

吴悠个人的纪录片《我和我的城市》里有一个片段,叶天问吴悠“这次为什么拒绝(赞助),一年一年又一年”,吴悠说“咱们队之所以到今天,就是因为和别人做的不一样,咱们做事跟他们能一样吗”,两个人对骂后叶天直接摔门走了。

对此吴悠想的办法是把自己拍广告和电影的钱投入到战队里,吴悠觉得时代复杂凌乱,美好的东西越来越少,希望大家保持住那份单纯的热爱,用现在的话说叫不忘初心。

但这成了吴悠一个人的美好愿望,一个没有盈利的组织是无法长期持续运转。团队内部的分歧一直都有,很快王璁,李岩,李克和刘芳宇都逐渐淡出 CL。

如果说身为 CL 盖帽王的刘芳宇离开的主要原因是伤病,那王璁的离开就被看做是这种分歧最直接的写照。当时叶天在人人网直接发文抨击王璁,说他只有在挣钱的商演和有酬劳的比赛才来,王璁没有正面回应。

要等到 2015 年的纪录片《十二级风》里,王璁才讲起那段往事:2007 年他面临毕业找工作,冬天母亲又得了卵巢癌,2010 年王璁的母亲更是病重,他必须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必须去努力挣钱。

王璁在虎扑上给询问他为什么离开 CL 的网友留言说,这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问题。

王璁退队之前,吴悠在博客上写过一篇文章,说“牛逼的不是我们 CL 又拿了什么第一,上了什么节目,挣了多少银子!牛逼的是我们 CL 变成一群臭老头的时候,依然可以手搭着手,一起喊:CL TOGETHER!”

但理想终究只是理想。

街头篮球的赛事是一项一项地打,但毕竟都是非职业,如何维持生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叶天去卖球鞋、李岩在球鞋杂志当编辑、张艺去了 Adidas,每个人都不愿意离开篮球,但也尽力在那颗皮球之外找到生活中的立足点。

部分初代队员的离开之后,CL 依然尝试着去更高的舞台追求篮球梦想。

2013 年,办了全国巡回的别等了比赛后,在张艺的建议下吴悠和 CL 战队第一次前往美国,在洛杉矶参加了 VBL 街球联赛。在担任《体育画报》杂志美术总监期间,张艺曾去到美国五大城市探寻户外篮球文化,对美国街球体系了解更深刻一些。

在洛杉矶的三天时间里,张艺了解了威尼斯海滩球场,还认识了 VBL 联赛的创始人 Nick。临行前张艺把一张刻有 CL 所有视频的光盘给了 Nick。

那年夏天 CL 拿到街球制霸赛总冠军的瞬间被人发给了 Nick,随后 Nick 就向他们发出了参加第二届 VBL 国际联赛的邀请。

得知受到邀请时,吴悠和阿金、悟空正在接受《体坛周报》的专访,他们提到昂贵的机票是最大的障碍,后来体坛记者给那篇采访起标题叫《他们的血仍在沸腾,他们的兜还是瘪着》。

采访发出后,虎扑上甚至还发起了为 CL 捐款的活动,当然最终是耐克为他们提供了赞助。虽然在 VBL 的三场比赛,CL 全输了,但他们也的确得到了当地球迷和参赛队伍的认可。在记录这段行程的片子《别等 LA》里,黑人小哥就在场边卖力地叫着 CL 队员的名字。片子结尾,一群人站在洛杉矶海边跳跃的场景,成了 CL 的一个标志性画面。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但谁也想到那成了 CL 的绝唱。

2014 年 8 月被张艺称为“令人心碎的夏天”。他和韩潮、李岩先后在微博上宣布退出 CL,最后是吴悠本人——这也在事实上宣布了 CL 的解散。

那可能是中国街球圈最轰动的一个夜晚,虎扑上有人调侃街球实战区应该改名叫 CL 解散区。

至少到现在,CL 解散的真正原因还是个谜,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韩潮因为落选街球制霸赛 CL 的阵容,所以没有出席冠军颁奖典礼,吴悠的妻子杨舒越就在微博上炮轰韩潮,引起了韩潮的不满。

不管怎样,吴悠和韩潮最终形同陌路,两个人在采访中也对对方绝口不提。

韩潮跑到了街球一片空白的深圳组建了新的战队和街球联赛-第六区,在说到选择球员的标准时,韩潮说他更看重的是球员的人品和风格。吴悠也有了新的战队 RPZ,街球照打,巡回赛照办,还有了自己的球馆,但影响力却也远不如从前。

吴悠下一次出现在热门话题上,是 2016 年 9 月在云南昆明。吴悠到当地打球,和对方球员发生冲突,双方扭打了起来,“吴悠被打”发酵成了热门话题。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虽然在这场冲突中受伤的吴悠、叶天算是受害者,但多年来吴悠场上强悍的作风给一些人留下的“打球动作大、手段脏、输不起”的印象,在这次事件后集中爆发。

舆论中很多人骂吴悠“自封中国什么什么第一人却输不起”,“做人不能太马蓉,打球不能太吴悠”。甚至说他被揍是“大快人心”,带头揍吴悠的人被视作“英雄”。还有人翻出吴悠几年前在视频里说过的“你要不服,你上来就给我揍了”,以表讽刺。

吴悠向来是有争议的人,尤其在 CL 解散时传出的各种不和传闻之后。但没有一次像这次事件这样严重,让他遭受了从线下到线上的全面暴力。

英雄与战犯,有时候一线之间。

04 无中生有

2016 年虎扑街球实战区里有人发帖子,《街球区没了CL,实在太冷清啊》。

这个时候距离吴悠这个义务版主离开虎扑,已经有两年了。JRs 怀念,两三年前街球区歌舞升平,但现在打开看到都是几天不变的热门,只好出门右转逛步行街,逛得多营养都跟不上了。

这一年,吴悠除了被揍,还去了一趟 LA。这是他第二次洛杉矶之行,但身边不再是 CL,他带的是拿下中国街球联赛总冠军的新球队 RPZ。他们也不再参加街球联赛,而是向各路街球高手挑战,再尝试把日落东单带到了洛杉矶。

这段旅程拍成了一部叫《潜移默化》的纪录片,片子里有一个细节,RPZ 队员鲁超在场边做热身的时候说,“感觉没有一天能睡得够的”,想了想,又说,“其实是你自己不想睡,不然的话,对不起这机票钱”。

CL 解散后的两个月,国务院发布了 46 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一纸文书乘着双创的热潮,把大量资本带进了体育行业。

几个月后虎扑融了他们的 D 轮融资,很多体育品牌也开始加大投入。2016 年虎扑开始办“路人王”,到现在已经成了草根球员最好的单挑舞台了。安踏则在 2017 年请来张艺,策划了“要疯之旅”。

“要疯”找了赵强、闫帅和曹芳,坐着房车从北京一路开到广州,在 23 天时间里跑了 12 座城市,要找到每个地方最大的“篮球疯子”。跟着他们边打边唱的,还是小老虎。小老虎在歌词里管他们三个叫“一个球疯子,一个愣头青,一个天生不服管教的不信命”。

“要疯”选出来的年轻人里,有在快手上表演花式运球的“网红”郑慧杰,还有原本只能在张家界这样的小城里打球的汪前,总之让大家见识到了国内草根篮球的力量。对于一个商业品牌主导的项目来说,“要疯”算是办的很高质量了。但在张艺的心里,一直记得的是 2013 年探访过的纽约。

原本 CL 的东海岸之旅应该是 2014 年夏天启程的,但因为团队的解散,成了“一个注定延期的承诺”。

所以时隔四年,他再次组织起了那帮兄弟们,去到纽约的戴克曼球场,尝试探寻纽约户外篮球发源地,还拍成了实录剧集《无中生有》,在上个月发出来后炸醒了不少篮球青年。

这支球队汇聚了目前国内草根篮球最强大的一股势力,除了街头玩儿出来的几个哥们,还有很多正在往 CUBA 和更高级别专业赛事冲击的年轻人。比如曾经在 2012 年 Openrun 上输给曹芳、身为闫帅学弟的张梓祎;来自清华附中的潜力新星鲁骜。

其他几位队员都来自北大,曾被称为 CUBA 第一小前锋、2014 年北大首夺 CUBA 冠军的核心程驰;今年的 CBA 选秀中被广东宏远队选中的万圣伟;以及被视为“小周琦”的王少杰。

但这支在国内算阵容强大的草根球队,在纽约街头篮球地标之一的西四街打的热身赛里,被几个默默无名的黑人完全打垮。输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队员之间没有信任、没有配合,不够坚定。

以至于这趟旅程里担任教练的马重玖,在回酒店的大巴上质问队员,

“咱打不了职业的前提下,只能打街头的时候,你为什么还会退缩?”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问得太好了。为什么还会退缩?

《无中生有》里有一段,西四街铁笼球场的黑人胖哥打球凶动作大,来自清华附中的鲁骜看呆了,说“要是教练知道我们来打这种比赛,说啥都不会让我们出来的”。

鲁骜是今年在五棵松举办的“一生只有一次”的耐高决赛主角之一,可惜决赛输给了北京四中。但是输了不影响他的篮球前景,他才高二,明年打好了,大概率能跟随许多前辈的步伐进入北大,打上 CUBA,顺利的话还能通过选秀进入 CBA。要知道姚明上任篮协主席以来,CUBA 就是他抓的工作重点之一,从学校到职业的通道正在逐步成型。

但中国 99.99% 喜欢篮球的年轻人,一来无法进入名校,挤进那条狭窄的上升通道;二来无法像吴悠这样成为独一无二的符号,以篮球维生。

在专业体系之外的中国草根篮球,无法给这些年轻人一个生活的交代。

这也是《无中生有》这次去美国戴克曼最大的探索意义所在。论在中国的名气,戴克曼公园不及洛克公园,最被中国球迷熟知的可能也只是杜兰特和比斯利 2011 年在这里的那场大战,但在纽约戴克曼有着”街球界的红地毯“之称,VIBE 就曾评价戴克曼,”没有什么经历能和戴克曼相提并论“。

戴克曼街区就在纽约布朗克斯区,那里也是嘻哈音乐的诞生地,当年就是 Kool Herc 这些人在燃烧的布朗克斯的娱乐室里鼓捣出了嘻哈音乐的雏形,后来黑人跟着嘻哈音乐的旋律在街头自由地打篮球,所以戴克曼和整个地下、街头文化其实都融合在一起,甚至每当戴克曼有比赛的时候,周边街区的犯罪率就会大幅度下降。

《无中生有》去美国的时候,戴克曼联赛也在进行中,因为水平很高,这项赛事每年都会吸引到 NBA 和 NCAA 的球员来参加。今年戴克曼还和 SLAM 合作,SLAM 不仅对比赛冠名、提供比赛直播,还将把赛事制作成一部电影。戴克曼最早的赞助商是匡威,等到2004年 Nike 成了戴克曼最大的赞助商,2011年它们直接组队参赛还拿了冠军。

不止戴克曼,像在中国知名度更高、已经创办 45 年的德鲁联赛,一直倡导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参赛不需要缴纳报名费,甚至靠着球迷捐款也能够维持运转。

由于有戴克曼、德鲁这样组织成熟的业余联赛的存在,美国篮球人才虽然大量过剩但依然可以在街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近几年纯粹的街头篮球风潮开始减弱,但 AAU 这样的业余联赛给了很多有天赋的年轻球员上升进入职业篮球的机会,很多 AAU 的教练都曾经是职业球员,能以更成熟的方式组织运作球队。

甚至不只在美国,Nike 和 Air Jordan 赞助的法国 quai 54 联赛也已经成为一项街头篮球的顶级赛事,安东尼就说过,纽约的洛克公园改变了街头篮球,而 quai 54 就是属于全世界的新一代洛克公园。甚至在日本,虽然街头篮球的水平有限,但围绕着街头篮球产生的衍生行业比如服装设计也做得很成功。

但在国内的草根篮球领域,这一切都还是起步中的起步。

路人王、“要疯”、街球制霸赛、3X3黄金联赛,甚至肯德基的 3V3 比赛,这些赛事都办得热闹,但目前体系仍然不成熟,无法提供给这些年轻人真正的上升机会。另一方面,张梓祎在路人王北京站七冠王,你可以说他实力超群,但也可以在训练条件不优越的情况,街球场上高水平球员实在青黄不接。

综艺节目今年也开始涉猎篮球了,这也让很多街球 OG 被大家认识到。但说唱、街舞这些本身就是娱乐领域的项目就算了,总不能连篮球这种体育项目,都要靠综艺节目续命吧?如果想投身到篮球事业的年轻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通道,就更别提吴悠他们老提的街球文化沉淀了。

《无中生有》可能是国内拍得最好的篮球纪录片。但想要年轻人一直热爱篮球下去,一次《无中生有》是不够的。

《无中生有》片子最后用了吴悠在某次场球开打前,和队友们手搭在一块儿喊话,他说,

“十年前在中国没有街球,十年后中国有了我们。五年前中国没有 openrun,五年后有了我们。五年后也没有openrun了,我们也不再需要街球了,而我们重新建立一个属于我们的规则。不管别人怎么样,只要我们在一起,一切就都有可能”。

炮兵师有支捕鱼船队——东北部队大院的非典型回忆之一

儿童少年时期,我曾在东北的部队大院里生活了十年,留下了满满的回忆。不过,比起我们常看到的那些军队高干子弟的动人故事,或是像《血色浪漫》的波澜壮阔,我的这些回忆内容既不轰轰烈烈,也缺少普遍性的意义,所以命名为《东北部队大院的非典型回忆》。虽不宏大典型,却敝帚自珍。往事历历,每每回想起来,少不得长叹,有时发呆,落泪,唏嘘不已……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一所番号为 214 的军队医院将满月的我送到了下一站,让我在炮兵部队的家属院里嬉戏玩耍学习成长。三十多年后,我才再一次走近位于付家庄海畔的产房,接着又朝拜一般地奔向友谊街的旧居。此刻的心情,有狂喜的成分,也有酸楚与悲伤……

赋予我大院子弟资格的人当然是我的父亲。他是山东人,出身于一个上中农的家庭。这样的出身,再加上祖母早逝,更有祖父的严重历史问题,让他无法在村子里安身就学和发展。作为长子,他毅然决定参军去,给他两个弟弟打个样,改变个人命运,也给家族谋取个好前程。

父亲参加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之前,他是在洛阳的装甲兵基地接受新兵训练的。停战前,部队从辽宁安东进入朝鲜,此时他已是一名运输兵了。许多年后,第一次伫立在鸭绿江大桥下时,我仰头凝视铁轨,屏住呼吸,耳畔似乎传来六十多年前的隆隆声,眼前浮现出车厢里父亲稚嫩的面容,想像他 18 岁时的心情。没有他当年的勇敢与奉献,就没有我们的现在。

宣川郡的时光是美好的,父亲生前常常提起的总是那几方面。首先是朝鲜山美水美:漫山遍野茂密的森林,掘地一尺就可捧上清冽的泉水,坑道都是用红松支撑起来的。再者是那里的人很好:朝鲜老百姓很友善,很热情;在那里居然还有山东老乡。第三是饮食好:主食以大米白面为主,副食是猪肉罐头、榨菜和洋葱,只是青菜略少。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1954 年归国后,父亲的部队主要吃玉米面高粱米了。他总会想起在四平换授军旗的事儿:全体指战员身着崭新的解放军军服,列队参加仪式。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旗手方队出发时,可能是由于过度紧张,擎旗者听错了口令,与护旗手们步伐相反……场面令人尴尬,但是,所有人都没有笑,而是严肃地目送旧军旗,迎来新的八一军旗。

三年后,父亲考入了沈阳炮校,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军校的那一段时间,应该是父亲人生的高光时刻。他们的校长廖运周少将,资格很老,为人也很和善,学员们都很敬重他。不过,听说,政委等人不太待见他。廖虽然早就是地下党员,但作为起义将领,总不如野战军出身的干部名正言顺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廖将军依然调度指挥有方,使炮校工作有声有色。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父亲最为难忘的是,曾经目睹彭德怀元帅的风采。一天,彭帅亲临学校视察,黄克诚大将陪同,几十名将校紧随身后。能接受元帅的检阅,是军人无上的荣耀;能与彭帅相邻而坐,聆听教员授课,更是天赐良机啊!战术教员是上尉军衔,三十多岁,面容白皙,教态沉稳,讲起炮兵训练来循循善诱,井井有条。除了讲课声,教室里鸦雀无声,国防部长也在凝神贯注地听课,学员们更是紧张而兴奋。下课后,彭帅用湖南话说了一句像是在骂人的口头禅,然后,对着沈阳军区炮兵司令员和廖将军说:“这样的人还不提拔提拔吗?”一周以后,该教员被晋升为大尉军衔,提拔为教研室主任。

沈阳炮校的实习现场就是炮火纷飞的福建前线,每位学员都是八二三炮战的亲历者,并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中成长。在与金门一水之隔的厦门,炮校学员在部队指挥员和教员的指导下,从观测计算瞄准到装填发射到实效评估,一招一式地施展,将课堂所学迅速地转化为战斗力。战场的锻炼,让父亲展现计算能力强、反应敏捷的特点,为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排长打下了基础。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毕业时,父亲也面临抉择。他成绩优异,可以去军属炮兵团,也可以去北方的炮兵师。父亲笃信斯大林的名言“炮兵是战争之神”,立志到大炮兵去,于是他在炮七师和炮八师之间权衡选择。炮八师驻在潍县,距离故乡不到百里,去那里,照顾家来很方便。可是,父亲很快还是去了炮七师。因为他觉得七师的炮最大,最有战斗力,而且在朝鲜战场特别是在长津湖战役中大显神威,在那里更有发展前途。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远离老家的政治漩涡,解决自己的组织问题,这是对家人最好的眷顾。直到 1964 年升职连长时,他才入党,彼时已有 11 年军龄了——这种情形是非常少见的。

父亲被分配到炮七师第二十一团二营四连,担任见习排长,佩戴中尉军衔。入伍后,他还接着长个,此时已是一米八三,高大魁梧,加上一身军装,更显得威风凛凛。这一切意味着,他是一名军官了,是一个干部了,是一个摆脱了农民身份的人了,是一个有能力回馈家庭的人了。于是,他的生活出现了质的飞跃,开始了走高的势头。他回老家娶了母亲,在城市里安了家,后来又有了我和弟弟妹妹,我的二叔也在此时入伍海军,来到旅顺口。旅大很有可能成为家族复兴的基地,未来可期。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二十一团驻扎在旅大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友谊街,正西面是泡崖大队,北方是南关岭,东边是三道沟大队,南面是空军 5706 厂,西南方周水子机场。在半山腰上,青石砌起的围墙圈起了营区大院,东西向的主干道把大院分成两个功能区:北部是营房仓库和训练场,南部是家属区。营区的正门朝西开,一条碎石子路通向友谊街。岗亭里,哨兵全副武装正视前方,显得格外威武庄严……

1967 年以前,我们家在家属区里,那里住着全团三个营和团部的干部家,有好几十户。建筑格局是青砖瓦房,每户一室一厨,门口有公共水管。记得有一年姥姥从山东来我们家,很不习惯使用自来水,每次都是我替她开关龙头。一次,家里买了冰棍吃,姥姥的那一支掉在了地上,我就捡起来,送到水龙头上冲洗。我说:“姥姥,冰棍太凉,你又没有牙,别吃了吧。”过后,父母都说那支冰棍是我哄骗来的……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

军官家庭之间的来往主要根据乡土标准。二十一团是从南京移防过来的,因此,江苏和南方干部就多一些。同学李的父亲来自江宁,曾被抽调参加《渡江侦察记》的拍摄,并在其中扮演一个国民党兵,骑着摩托车追赶侦察兵。常在他们家聚集的主要是他们老乡,李父后来做了副团长,团长大概也是江苏人。常到我们家来的,一是山东老乡,有官也有兵;二是东北兵,尤其是哈尔滨的城市兵。他们除了来叙叙乡情外,再就是打个牙祭……

最初几年,我太小,没有记忆。不过,父母常告诉我们,自然灾害的年代生活很艰苦,父亲在部队,吃饱还是有保障的;母亲则是粮食定量很低,只能靠一点火碱烧制的代食品来饱腹,一个月能凭证购买一粒糖块。即便如此,也比山东老家的情形好许多。

部队想方设法来填饱干部战士和家属的肚子。

部队在黑龙江克山筹建农场,为部队补给粮油肉菜,规模越来越大。只是当时还在起步阶段,几年后才大见效益。

军委非常重视炮七师的发展建设,全力以赴保障正常的军事训练和官兵生活,特批炮七师建立一支捕鱼船队,调拨了好几艘渔轮和机帆船。船员全都是七师精选的指战员,配备武器,在旅大附近海域武装捕鱼。船队每月满载而归,靠港一次,这一天就是全师的节日,是大人小孩的希望。各团都派人派车往回运送鱼获,然后免费向连队和家属发放。我母亲对吃海鱼很挑剔,就是因为那时候的鱼品种优,个头大,选择空间大。一次分鱼所得就是几十斤的:带鱼都是一揸多宽的,偏口鱼都是五六斤以上的,鲅鱼梭鱼不吃,小鱼白给也不要。国家经济形势好转以后,军委才取消这支船队,可每个七师人都忘不了那三年的“救命鱼”……

东方财富网:炮兵大院 球队 北京街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