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催人老——记那些甲A初年的教练们
1949年9月出生的迟尚斌离开了,在自己人生的第72个年头,在一个等待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迟尚斌的离世,引发的是中国足坛的集体追思和回忆。
追思的是迟尚斌,回忆的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初体验的热闹与喧嚣,告别的是那些中国足球的第一代职业教练……
匆匆太匆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四季的更替中,中国足球职业化走过了27年的历程。时间是最锋利的武器,染白了双鬓,老去了容颜。记忆在过去和现实之间穿梭,蓦然惊觉1994年甲A初体验的那些风流人物早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散去了光泽,以至于曾经熟悉的身影变得陌生,那些曾经在中国足坛叱咤风云的人们早已经从中国职业足球的一线消失,道一声久违,也许真的久违了。
时间退回到27年前,甚至于更早一些。1992年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红山口召开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会议催生了中国足球的职业化,1994年首届甲A如约而至。现在回想起来,1994年的首届甲A联赛除了市场化一些,远说不上职业,不过是全运队多了企业赞助,多了一两个外援、外教的身影,赛会制变成了主客场双循环。
更多的仍旧是土枪土炮+土帅,他们“脱下”全运会的战袍,一头扎进了中国足球联赛职业化的改革大潮当中,甚至没有来得及将体制内的身份改变。陈熙荣、唐鹏举、王洪礼、蔺新江、李恩虎、刘国江、徐根宝、迟尚斌、陈亦明、余东风……原本是到沈阳六药应聘外援的俄罗斯人谢尔盖,阴差阳错成为了中国甲A联赛的第一位外教,然后阴差阳错带队降级,以至于现在连他的照片都找不到了。上述列举的甲A初年的主教练,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对年长一些的人来说却曾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
1、张宏根(大连万达)
1935年出生,20岁进入国家队,1962年全国足球联赛最佳射手,中国足球世界杯(预选赛)进球第一人。1994年任大连万达队主教练,带队夺得首届甲A联赛冠军,获“最佳教练金牌奖”,1995年被大连万达队受聘为顾问后,再无执教经历。2003年11月病逝于北京。
2、周穗安(广州太阳神)
甲A初年的两大少帅之一,1994年带队夺得亚军之后,1995年因带队成绩不佳七轮后下课;1996年,执教首次参加甲A的深圳飞亚达队,又因带队成绩不佳下课,随后便是一系列的上任和下课,云南红塔、广州吉利、南昌八一、浙江绿城,还两次经历一场比赛未执教便下课的经历,后受聘为广州恒大足校总教练。
3、徐根宝(上海申花)
1994年执教球队就引进了中国足球第一个外援瓦洛佳,带领上海申花、大连万达两夺甲A联赛冠军。2000年在上海崇明岛创办根宝足球基地,2005年创办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9年时间连夺中乙、中甲联赛冠军以及两次全运会男足冠军,球队被上港集团收购后,担任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顾问。
4、王洪礼(辽宁远东)
执教辽足时间最长的主教练,也是执教辽足胜率最高的主教练。1994年带辽宁远东队夺得联赛第4名,1995年下课;1998年再次执教再度下课;2001年三度执教三度下课,2003年再度执教,之后隐身幕后力推弟子马林执掌辽足。2007年病逝。
5、殷铁生(山东泰山)
为数不多的仍活跃在职业足坛的甲A初代教练,1994年率队夺得甲A联赛第5名,1995年率队夺得足协杯冠军,1998年因韩国人金正男执教成绩不佳重掌帅印,帮球队保级成功,后桑特拉齐执教球队,改任领队。1999-2004年,任长春亚泰队主教练,帮助球队冲A成功。2004年-2005年任中国U20男足主教练,2008年任中国男足临时主教练、2009-2011年任中国U20女足主教练,2019年率泰州远大冲甲成功,2020年末因泰州远大经营问题转投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担任总经理。
6、余东风(四川全兴)
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第一个“少帅”,1994年执教四川全兴队的时候年方34岁,1994年-1997年担任四川全兴队主教练,任期内球队的最好成绩是第6名,响彻大江南北的“下课”声因他而起。1998年离开全兴后,赴德国深造后任中国足协高级讲师。2000年任绵阳丰谷主教练,率队升入甲B;2001年-2003年任成都五牛队主教练;2004年执教重庆力帆半程主动辞职。接下来的16年时间,余东风的主要方向是青训和校园足球,唯一一次执教是带领中国大学生女足参加2019年那不勒斯大运会,获得第六名。
7、陈亦明(广东宏远)
1994年带队获得甲A第7,1995年引进马明宇(42万)、黎兵(45万)并夺得1995年甲A联赛第四名;1996年因成绩不佳下课后曾先后在甲B重庆红岩、成都五牛执教;2000年短暂担任甘肃天马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后,一直担任足球解说嘉宾至今。
8、唐鹏举(北京国安)
也许不是北京国安历任主教练中最出名的一个,但是却是公认的最严厉的一个,甚至是中国足协副主席、前国足主帅高洪波的“噩梦”。执教一年后离开国安,1996年执教国青,率队夺得亚青赛亚军。1998年霍顿执教国奥时担任助理教练,2003年担任沈祥福执教的国奥队领队。2004年执教长春亚泰、随后是北京八喜……
27年来从中国职业足坛“销声匿迹”的本土教练不仅上述几位,还有陈熙荣、李虎恩、刘国江、盖氏三兄弟、戚务生、朱广沪等等,太多太多。时光浸染了岁月,却改变不了他们对足球的痴迷。徐根宝的“百年曼联”之梦还在继续,年届80的“儒帅”刘国江回到家乡扎根青少年足球发展写出了《快乐足球》教材……只怪时光匆匆催人老,唯惜余生碌碌教少年,“退而不休”是他们现时共同的生活状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锐凯 图据新华社 编辑 王玲 校对 王鹃
足球报:中国足协注册的可执教职业队教练仅200人,远低于日韩
直播吧4月22日讯 今天,《足球报》发文介绍了国内本土教练生存现状以及与日韩之间的巨大差距。
中国职业足球曾经有过成功的本土教练,甲A时代的徐根宝、迟尚斌,中超时代的高洪波都曾带队拿到过联赛冠军,唐尧东和马林还曾因分别带领河南建业(2009年)和辽足(2011年)拿到中超季军。中超进入金元时代,大牌洋帅纷至沓来,本土教练的生存环境日益困窘。中超只有肇俊哲、于根伟和谢晖,中甲也只有李金羽(云南玉昆)是球迷们熟悉的名将。
相比日本超过500万足球人口,接近1万持证教练的金字塔形培养体系,中国足球的本土教练培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韩国围绕退役球员为主建设本土教练的模式,似乎更适合中国。球员时代比赛经验丰富的知名球员,更容易从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学习中脱颖而出。中国足协注册的可执教职业球队的教练数量不过200人,远低于韩国的500多人和日本的逾2500人。并且,中国3级职业联赛留给这些教练的机会也不多。
韩国K1联赛中下游球队和K2联赛球队,对本土教练学习期的成绩容忍度较高。一旦他们取得成功,进入联赛豪门后就可以得到普遍信任,更能激发教练们的潜能。相比之下,中超俱乐部生存环境普遍较为恶劣,俱乐部对本土教练的容忍度非常低,大部分本土教练只能在助教位置蛰伏,急功近利导致本土教练几乎很难通过积累执教场次来提升经验值和个人能力。日韩联赛整体发展战略就是重本土轻外援,中超却恰好相反,导致俱乐部难有足够的耐心培养本土教练。
如今,中国足球遇到的问题不仅是经历过“02世界杯一代”的70后难以找到一线队教练岗位工作,还存在像陈涛、周海滨一样经历过“05世青赛”的超白金一代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层教练人数太少的情况。只有让他们真正能够通过更多高质量比赛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中国职业联赛的发展才会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