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日本派谁访华?
田中角荣(1918—1993),1918年5月4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刈羽郡,毕业于私立中央工学校,日本杰出并富有争议的政治家、建筑师。
田中角荣是原众议院议员,历任众议院议员(第16期)、邮政大臣(第12代)、大藏大臣(第67-69代)、通商产业大臣(第33代)、内阁总理大臣(第64、65代)。其原以商人从政,1957年出任邮政大臣。
1972年出任日本首相,同年9月底,他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因此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4年他因涉嫌洛克希德一案下台,1976年宣布退出自民党。1990年田中角荣从政界引退。其提出的政治理念“人数就是力量”使日本大兴贿赂之风。此做法使他饱受诟病被迫下台。1993年病逝于日本东京。
田中角荣是日本政治史上第一个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首相,日本人称他为“庶民宰相”。
历史上古日本首脑首次访华是什么时期?
历史上古日本首脑首次访华应是东汉光武帝时期。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在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当时日本处于弥生时代已经到了中期,没有文字,没有城邦,没有完成部落统一,只是形成了一百多个部落联盟。那“自称大夫”的,可能已是部落首领,按权利执行力看,此人应是此时古日本的首脑了。因此,历史上古日本首脑首次访华应是东汉光武帝时期。
历史上日本首次访华是在隋唐时期还是三国时期?
日本人是日本列岛的原始人类发展而来的,当然也包括后期混入的中国大陆人种,日本古代文化是以中国古代大陆文化为乳汁成长起来的,重大的中日历史交流除了中国大陆的三次历史性大战乱,,<秦始皇统一六国,三国,10国五代南北朝时期)人口大流亡造成的,官方交流主要集中在隋唐时期.唐末,日本基本屏弃了对中国大陆文化的吸收。所以有可能早在秦朝就有可能日本人已经有可能进倒中国大陆。
1972年我国外交的重大事件有什么?
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2.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
5.谴责印尼吞并东帝汶
6.与西德建交
7.与英国、荷兰提升外交关系
伊藤博文对中国做了哪些事?
又一次谈到中日关系的话题。
伊藤博文是十本明治维新的先驱重臣,可以说没有伊藤博文就没有今天的日本。日本原先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却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大增,要不,哪里敢发动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
罪大恶极
说到伊藤博文对中国做了什么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举手间就打败了当时已天朝自居的大清帝国。整个甲午战争中,伊藤博文从备战到谈和,无一不参与,可以说是甲午战争的罪魁祸首。想想战死的大清忠士左宝贵、丁汝昌、邓世昌等,想想旅顺大屠杀,想想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从这方面来说,伊藤博文是一个罪恶滔天天诛地灭的大罪人!
助清变法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伊藤博文发动的甲午战争对中国带来了厄运,但是他也是推动中国变法图强的重要人物。甲午战后,伊藤博文不但没有受到清朝的痛恨,甚至十分推崇。因为败于原本看不起的小国,无异于当头棒喝,促使国人幡然醒悟,变法提上日程。
伊藤博文曾经说过:“一到天津,清国朝野欢迎我的盛情实非笔墨所能形容。明日当由天津赴北京,皇帝陛下似乎早已在等我。谅必能立即接见。我在天津忙于日夜宴会,甚多中国人前来,都以援助清国为请,实在推辞不得。”。当时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康有为等人,师从日本,学习明治维新之精神,自然少不了请教伊藤博文。不仅如此,当时上至光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把伊藤博文推为变法顾问,甚至有人推荐让伊藤博文担当中国宰相,用其在日本的变法经验来改革中国制度。可见当时全国变法图强的氛围。伊藤博文盛情难却,从此热衷于中国的变法运动。
伊藤博文说:“天道无亲,惟德是亲。贵国如愿振作,皇天在上,必能扶助贵国如愿以偿。盖天之待下民也,无所偏倚,要在各国自为耳!”
然而,伊藤博文的中国之行,却成了压垮戊戌变法的最后一根羽毛。其热衷并积极推动中国变法的行为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猜疑,特别是维新派对于伊藤博文的热烈希望和光绪皇帝接见伊藤博文,让慈禧太后感到无法容忍,到了第二天,戊戌政变发生,慈禧太后再次垂帘听政,训斥光绪帝,并囚禁了光绪,屠杀变法人士,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之后,伊藤博文还协助梁启超逃亡日本,并贵宾接待。
当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日本公使林权助因无东京指令,不知所措的时候,正在现场的伊藤当即表态:“就救他吧!救他逃往日本,如至日本,由我来照顾他。梁这位青年,对中国来说,实在是宝贵的人物。”
伊藤博文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遭到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死亡,于中国的缘分也到此结束。
这里再说几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马关条约》签订前,伊藤博文与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有一段令人回味的对话。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揶揄道:“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指1884年伊藤博文因日本想侵略朝鲜来华与李鸿章谈判,被李鸿章断然拒绝一事),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李鸿章叹了一口气说:“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我们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会如何?”伊藤博文思忖片刻,表示:“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这段对话俨然可为李鸿章所蒙受的“冤屈”开脱——甲午之败,非李鸿章之罪,而是“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导致的问题。
伊藤博文与辜鸿铭
19世纪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时,曾会晤辜鸿铭,名为请教孔孟学说,却语含讥诮:“先生留学欧美,精通西学,难道还不知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当今吗?”辜鸿铭微微一笑,道:“孔子的思想,就好比加减乘除,几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几千年后依然是三三得九。贵国如果没有孔子之教,焉能有今日?”不待对方发话,他又接着说,“不过,阁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三三得九也有不正确之处。比如说,我们向洋人借款,三三得九却七折八扣变成了三三得七。还钱时,三三得九却连本带利还了十一!嘿,我真是落伍得很!”一席话说得伊藤博文哑口无言。
明治维新趣事
明治维新的志士们很喜欢在妓院里谈论国事,研究治国方略,伊藤博文更是以为有名的花花首相。
贝尔茨评价伊藤博文:此公爱酒、女人和烟草,而且从不隐讳,常对身边人说:‘我对你们什么也不指望。在我终日为国事操劳而头痛之时,与其晚餐时让你们给我倒杯酒,服侍我换衣服,大概还不如天真漂亮艺妓的玉手可解我心宽呀。
关于日本和中国,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欢迎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