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射洲际导弹要不要事先通报,会不会引起战略误判?
这个不用担心,都相互盯着呢。通常演习试射洲际导弹都会公开,演习的目的就是核威慑,战略导弹是核武器的范畴,战略导弹是有核国家确保相互摧毁的镇国利器,同时也是遏制核大国大规模战争的基石。战略导弹除了本身巨大的爆炸威力,恐怖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还有一个就是核威慑战略。在有核国家相互都拥有战略导弹的情况下,核大战就被核平衡战略所遏制。而战略导弹的核威慑作用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核武器真正的作用就是核威慑战略,放在那里比引爆它更俱威慑性。
既然战略导弹具备核威慑性,因此,演习中试射战略洲际导弹时就不会不吭声,而且是有目的的试射,一枚战略核导弹都是真金白银,没事不会试射着玩,只要试射就是有威慑和警告它人的目的。这种对外公布,除了让对手注意,起到震慑作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避免对方误判,做出不该做的举动来。核大国都有完备的战略导弹预警系统,如果某一方发射洲际导弹,导弹预警系统(卫星、地面、海上预警雷达)就会发现洲际导弹的尾焰红外信号源,并根据洲际导弹的导弹分析出落点,通过数据链传输给指挥系统,启动导弹拦截系统,击毁来袭导弹。
其实,即便是不公布试射导弹,也不会引发误判,这是因为,试射洲际导弹都不会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射向本国的靶场,或者是某一个海域。如果是射向某一个海域就必须要公布消息,并给出明确的海域,以便让航行的船舶绕行。试射洲际导弹也会被它国跟踪,甚至是利用这样的机会检验本国的导弹预警能力,这样的跟踪是很难被发现的。试射洲际导弹对外公开也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这样即检验了洲际导弹的各种系统的性能,战备情况,又能起到震慑作用。
洲际导弹试射是 不带弹头的,受《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约束。不过,美国曾经表示要打破这个条约,开启核试验。主要是美国已经部署变当量核武器,它需要进行验证测试,一但这个这个条约被打破,将会对禁止核武器扩散开启一个坏头,特别是美国搞的变当量核武器,也就是低核装料战术核武器,会刺激一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研制核武器自保。洲际导弹所携带的核弹头完全可以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核爆炸的情况。
目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试射洲际导弹,如果是向公海方向都会对外公开布,如果是达到威慑目的也会公开也。不过,也有的是不公开的,通常都是在本国的国土内进行某种试验性的试射是不会公开的,演习中的试射通常都会公布。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哨位,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避免产生战略误判,曾经的美苏和现在的美俄,有时候也会在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之前,相互通报对方,否则万一引起了误判,那么造成的后果会是非常严重的,比如美俄错误认为对方发射的试验性质的洲际弹道导弹是攻击本国的核武器,必然会发起真正的带有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但是美俄即使不会在全部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活动之前,通报对方,同样也不会引起误会,因为美国和俄罗斯都有着严密的洲际弹道导弹监视网络,在地面和太空中都有监视设备,全球任何地方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都躲不过双方的“眼睛”,双方很快就行推测出对方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轨迹和目标。
并且美俄大多数情况下,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地点和目的地点都是固定的,比如美国进行试射两次“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地点都是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范登堡空军基地,目标地点都是位于马绍尔环礁的靶场目标,轨迹和目标几乎都是不变的。
而一般在大规模试射之前,双方都会进行通报,因为普通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活动都是一枚,如果短时间内发射多枚甚至是十几枚,就很容易引起战略误判,比如曾经的苏联核潜艇短时间内试射16枚潜射弹道导弹和俄罗斯连射4枚潜射弹道导弹,这些都需要事先通报对方,并且事先通报对方,这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威慑。
不只是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和俄罗斯在2010年也同意双方发射卫星也会进行事先通报,因为运载火箭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发射阶段,有时候是很难分辨的,此前路基版本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和卫星发射区别不大,当然美俄双方也不是会进行全部卫星发射任务的通报。
所以不必担心美俄之间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和卫星发射试验会引起战略误判,并且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到剑拔弩张的时刻,双方总体处于和平的状态,也没有必要突然使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攻击对方,这不是自取灭亡,因为即使双方哪一国首先试射了洲际弹道导弹,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摧毁对方的核武器装置,对方也有能力进行反击,后期反击也能摧毁对方很多次,双方等于两败俱伤。
普京与法德领导人通报刻赤海峡事件,是寻求帮助,还是防止北约和欧盟一致打击自己?
11月26日普京与法德领导人通报刻赤海峡俄乌冲突事件,是乌克兰利用该事件在美欧西方得到了一边倒的支持之后,普京试探一下法德下一步对于乌克兰的真正立场。虽然今年以来俄罗斯与美欧西方关系紧绷,但是普京还是维持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频繁往来关系,双方也确实存在不少共同利益。很显然,普京向法德领导人通报刻赤海峡事件,是想寻求法德两国领导人的理解,将俄乌冲突事件化为外交努力。
普京想息事宁人,而波罗申科试图将事件继续升级。但是仅仅是乌克兰那点能力俄罗斯并不放在眼里,关键的是乌克兰目的是想要求西方国家,有没有继续支持乌克兰的可能行动。普京针主动通报刻赤海峡事件,有利于西方在针对乌克兰的一边倒的支持上,不至于落入被乌克兰拖下水的目的。从2014年乌克兰事件俄罗斯武力夺取克里米亚之后,虽然美国西方一致谴责俄罗斯的吞并行为,并针对俄罗斯展开大规模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
但是美欧西方在乌克兰惹出大事以后,并没有真正的负责任精神。反而是非常的怕事,希望乌克兰自认晦气算了,这才是乌克兰耿耿于怀至今的原因。2014年的乌克兰事件,乌克兰何止失去了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也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同时宣布独立。当时的乌克兰政府虽然军事力量不行,但是希望在美欧的支持下先收复顿和卢两个州。
可是战争进行了不到半年,美欧西方并没有提供有力的军事支持和帮助。乌克兰仗打不下去了,法德两国当时还出来做中间人,与乌克兰当局和分裂的两个州在白俄罗斯签署了《明斯克停火协议》。整个乌克兰事件的始作俑者是美国西方,等到后来普京出手吞并克里米亚,分裂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美欧都做了甩手掌柜。最后倒霉的是乌克兰自己,不仅失去了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都脱离于乌克兰之外。
西方的这一切表现,普京都看在眼里,除了被美欧西方经济制裁不舒服,其它的普京并不担心。法德两国尽管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持反对立场,但是法德更害怕与俄罗斯发生冲突和对立。普京对法德的真正心思完全了解,如果法德两国不支持乌克兰在亚速海继续挑衅,乌克兰就不能由着自己对性子扩大事态。目前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事件,不存在北约和欧盟为了乌克兰一致打击俄罗斯的问题。
俄罗斯本身受到了美欧西方的几乎极限施压制裁,北约和欧盟手里已经无牌可打了。只不过俄罗斯国内不争气的经济状况,迫使普京在对外关系上要作收缩。俄罗斯已经得到了克里米亚半岛,再与乌克兰这样纠缠下去毫无意义。可以预料普京与法德领导人沟通有积极的意义 ,法德不是不支持乌克兰,而是害怕事态扩大影响到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