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门附近有哪些医院?
我来推荐一个吧:
周末的北京安定医院门诊部二楼候诊大厅。
候诊大厅地板锃亮,座位很多,空调也很凉快。一般病人来都是周一到周五,所以周末人比较少,而且下午四点之后只有一楼的急诊部接待病人,二楼更是安静。
安定医院好就好在它是个精神病医院,所以这里的门诊部没有医院标志性的消毒水味道,也没有脏兮兮的医疗垃圾,不用担心什么病菌之类的。更没有什么哭天抢地的患者家属 —— 这种病人也不会有,有也是在一楼急诊部,保安会给上戒具的。周末的二楼只是有叫号,比如「患者张大锤,请到 7 号诊室就诊」。你要在这看个书,基本不影响,四点之后就没人了。
你要问在这读书是不是很神经病?你这不废话么!不神经病能来安定医院么!其实您也别不好意思,我经常看见二楼候诊大厅有大爷大妈一边吹空调一边聊天 —— 他们显然不是病人家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地址是: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五号
安定医院西边几百米,过新街口外大街,就是小西天影院,看书累了去看电影也成。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改变了历史的小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8435条回答。
说一个很搞笑的小人物。
1937年,在原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的政委陈毅,已经多次遭遇生命危险。
在4月,陈毅遇到人生最大一次危险。
当时大余县城的地下党负责人陈宏,在一次搜捕中被俘。
国军让陈宏选择是叛变还是枪毙,陈宏怕死,选择叛变。
他不但交代了所有的秘密,还表示可以诱捕游击队的最高干部陈毅。
当时大余县城广启安糖铺是红军游击队开设的地下交通站,陈宏就通过糖铺负责人黄亚光(也叛变了),写了一封信给陈毅。
信中说国共合作了,中共中央要陈毅去大余县城的面见陈宏,传递重要的命令。
当时陈毅和项英,已经和中央失去联络长达2年多,非常希望恢复联系。
项英认为有危险,但陈毅还是坚持冒险去接触一下。
他不知道的是,国军已经在大余县城部署了重兵,等待陈毅上钩。
陈毅带着中共梅山区委书记黄占龙,两人化妆为小商人,冒险进入大余县城。
虽然陈宏约他们在城南某茶馆见面(这里已经部署了大量特务),但陈毅认为还是慎重一些为好,就直接去了陈宏的家。
两人到了家门口,陈宏去国民党团部(驻扎县城内)开会,他老婆是个乡下妇女,正在埋头洗衣服。
陈毅询问陈宏在不在家,这个妇女忙于家务,头也没抬的随口回答“他去团部了”!
陈毅是四川人,不太听得懂赣南方言,误以为是“他去糖铺了”。
因为糖铺本来就是地下联络站,陈毅两人就转而去糖铺。
没想到快到糖铺的时候,发现这里有几个国军士兵背着枪巡逻走过来。
他们急忙停下,走入路边茶馆喝茶,等待机会再进去。
此时,茶馆中恰好坐着另一个地下党员老曾。
老曾发现是陈毅,大吃一惊,急忙走过来:“快走!快走!陈宏、黄亚光都叛变了已经叛变了!糖铺里面埋伏着特务”
陈毅吓了一大跳,急忙在老曾带路下,从一处偏僻的小路绕出县城。
这边,陈宏回到家,听老婆说有个四川人来找他,立即知道这是陈毅。
陈宏勃然大怒下,狠狠打了老婆两个耳光,随后带着一对国军士兵出来追赶陈毅。
但这里山区植被茂盛,陈毅发现有追兵以后,立即躲入草丛内,没有被捉住。
陈宏发现抓住陈毅,无奈之下只能让国军搜山。
当时负责接应陈毅的一伙人,项英、杨尚奎、陈丕显和警卫员都在不远的小山上。
警卫员在最前面,看到追兵以后来不及报道,立即开枪报警,随后冒险跳下山崖逃生。
项英他们也立即躲在草丛内。
国军数百人将小山包围,又是搜山又是防火,搞了2个多小时一无所获,这才撤退。
陈毅由此保住性命。
就因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陈宏的老婆。
1918年9月28日,法国的马尔宽渡口发生大战,英军的炮弹铺天盖地般向德军的阵地轰炸。
那时,29岁的阿道夫·希特勒还是一个小小的传令兵,下士军衔,奉命来此传达上司的指示。当他刚刚进入德军阵地,躲进战壕,一发炮弹突然降落在他的不远处,随着“轰”的一声爆炸,希特勒浑身裹着血与泥土晕倒在了壕沟。
不久,希特勒悠悠地醒了过来。当他睁开迷茫的眼睛,发现四周静悄悄地,已看不到战壕中的一名德军士兵的身影。突然,希特勒发现远处一名英国士兵正拿枪向自己瞄准。而他只是一脸懵懂的望了对方一眼,便一瘸一拐地仰着头向远方走去。
当时,不知这名英国士兵处于什么样的心理,或许是人道主义情节吧,也可能是突发恻隐之心,竟然没有忍心扣动扳机。不一会儿,希特勒便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之中。
就是因为他没能射出的那颗子弹,后来竟然让世界变成了地狱。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应邀来到希特勒的伯格霍夫别墅(Berghof),打算商谈“慕尼黑协定的细节”,他忽然发现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副一战英国士兵的画像。当时,他很好奇,问起缘由。
希特勒告诉他,画中右下角的那位士兵是个英雄,也是自己的恩人。原来,1918年的一天,希特勒在看英国的报纸时,发现一名因作战英勇荣获“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英国二等兵,对方的名字叫亨利·坦迪,出生在英格兰的雷明顿小镇,1910年加入英国陆军步兵团。在马尔宽渡口的战役中,亨利·坦迪(Henry Tandey)完全有机会将他射杀,但是善良的亨利·坦迪却放过了他。因此,希特勒委托张伯伦回到英国后,向亨利·坦迪转达他的谢意。
数月后,张伯伦回到英国,便致亨利·坦迪转达希特勒的谢意。谁知,亨利·坦迪对此事竟然没有一点印象。1940年,当记者采访亨利·坦迪并提到此事时,他说:“假如我曾经确实放过了这个魔头的话,那么我真后悔没有当场射杀他。”
如果,当时亨利·坦迪手指能稍稍动那么一下,那里还有后来的希特勒,世界格局也不知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