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太可惜了!
文章作者:北风雪林
有一段时间没看电影了,所以我今天再次一天把近期新电影都刷一遍。
今天看了香港的反转很有意思的《年少日记》,也看了内地强行反转的《黄雀在后》,还有揭露传销的话题之作《草木人间》,以及全网都说好但我真认为很一般的宫崎骏《你想活出怎样人生》。
今天看了五部电影,万万没想到最后震撼到我的,用真诚打动我的是大家在票房榜前三十名都找不到的电影,《屋顶足球》。
听到足球这个词,就有些朋友想关闭划走,但这部电影,讲的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足球。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云南偏远的一个村寨里,一对千里寻母的小姐妹和一个酗酒的水果贩子,以屋顶为场地,以足球为梦想走出大山的故事。
说实话,这个“一句话简介”也很一般,大家有点云里雾里。但我要说这是一部和王宝强《八角笼中》主题类似,比《我本是高山》更加真诚的女性电影,大家应该有画面感了。
去年王宝强引发轰动的《八角笼中》,讲的是一个搏击教练,教大凉山的孤儿们格斗,然后走出贫穷和大山的故事。
海清的《我本是高山》,则是取材于张贵梅校长的事迹,讲述女生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摆脱贫穷的故事,可是因为主旨呈现手法引发大量争议,两性观众都不认可。
《屋顶足球》是一个片名朴素到很难激发购票欲望的电影,但是进入影厅后,第一个画面就让人沉浸其中,那是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取景,云南当地有足球功底的小演员,她们呈现的乡村风貌,真实感人。
最初的故事,是小女孩阿依美从小没见过母亲,她听说踢球踢得好,能到省城免费上学,还能找妈妈,因此就拉上姐姐阿依果以及其他小伙伴,捡一个男孩子踢破的足球,补起来成立一个女子足球队。
云南乡村特色的“土屋平屋顶”就成为女孩子们练球的场地。
当然,男孩子踢球被赞扬,女孩子踢球家长反对。踢球时间与农活时间相冲突。一个家庭里姐妹间相互牺牲与成全这些矛盾剧情都有。
去年王宝强《八角笼中》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这些孩子的贫穷深入人心,那么他们为改变命运的每一拳都充满力量。
今年这部电影,每个女孩干农活都很麻利,可见她们家庭的困境来源于现实。当然,本片解决“男女踢球矛盾”以及“农活踢球矛盾”用了一个办法。
就是与男孩子踢一场,男孩子们输掉后就要帮女孩们干农活,用这种方式,女孩们获得了踢球的场地和时间。
当然,电影到了后半段,最有天赋的阿依美,被省城专业球队看中,单飞后与原来承载梦想的乡村球队对垒,终结昔日姐妹们的梦想,故事并不新颖,但是每个女孩要么找寻母亲,要么摆脱贫困,要么向重男轻女的父母证明自己。
不刻意煽情,不刻意引战,但该表达的都呈现出来了。
至于结尾高潮,这支乡村球队踢了一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比赛,各人的梦想都有回馈,这里我就卖个关子,有条件的朋友自己去看。
讲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特意隐去了“瘸子教练”这个角色,这是类似星爷电影《少林足球》里达叔饰演的教练角色。
这部电影的第一个可惜地方,就是“乡土气浓郁的瘸腿教练”这个角色,该角色由只演过这一部电影的史俊弦出演。
这个角色形象与气质,都和《八角笼中》的王宝强很像。内核相同的励志故事,都是摆脱云贵贫穷的现实改变,一个票房二十亿,一个首日票房12万,最终几十万。
我认为这部《屋顶足球》第一个可惜的地方,就是没有哪怕一个著名演员,引入第一批基础观众。
类似这样好电影扑街,许多人会指责影院不给排片,歧视小电影。这还真说不上。这部电影首映日只有1.4%的排片,确实很少。
可是该电影票房占总市场0.1%,这还能怪电影院?明天电影院砍排片,你用什么理由反驳?
过去一些电影指责拍片少,是因为出现了票房倒挂,比如影院每天给3%左右排片,每天影片票房都占总票房10%左右,那就可以指责影院。
这部电影1.4%的排片,0.1%的票房,只能说自身先天不足,第一天没有任何话题,任何流量,自然连票房逆袭的曲线也走不出来。
这部电影第二个可惜的地方,是《屋顶足球》这个片名,说得好听,叫朴素,说得难听,叫没有辨识度。
如果说朴素是导演和制作方的坚守,那至少应该叫《屋顶女足》才契合主题吧?
屋顶的狭小空间,与“女足”咱们中国女子运动的名片放在一起,这个反差感,说不定还能吸引第一波好奇的观众。
否则,这部'“主旋律电影”,在院线市场一日游,似乎交齐了各方作业,展现了云南风貌,他们觉得及格了,但这个故事,这群努力改变改变命运的女孩,她们值得更好的世界。
第三个可惜的地方,是这部电影团队太缺少我过去痛恨的一样东西。我恨它,但它真是流量密码呀。
我说了,与《我本是高山》姑娘们用读书走出深山的主题类似,这部电影贫穷女孩在屋顶用足球改变命运,更质朴,也更然。
这是一部以农村少女立志追梦开眼看世界的电影,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女性主义”呈现方式。
这部电影里,有一个女孩叫“壮壮”,她母亲怀孕时,父母以为是男孩取了这个名字,结果生了女孩,父母抛下她进城打工,十几年没回来看她。
女主角阿依美的母亲,因为贫穷贩卖象牙,被抓去服刑,导致母女分离十几年,女儿被人骂“劳改犯的女儿”。
还有村里男孩子踢球,村民认为天经地义,女孩子踢球,就是不安分,不为家里着想。
这些点放大到网络上,都可以成为热搜爆点,流量密码。但这部将女孩追梦的电影,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宣传。
没有引来口水战,自然也就没有流量,最终只能遗憾的收获无法破圈的命运。
这部电影里女孩们的自立自强,都靠自己的汗水与意志去换取。
另外,这部电影里女孩们坚持训练时候的一段插曲,空灵与热烈兼具,就是听不懂是哪族语言,网上相应的宣传物料也没找到,无法放到文末很可惜。
这是一部冲破贫穷樊笼,勇敢追梦的女性电影,最终却没多少人看到,周边影院有排片的,可以去感受一下,遗憾还是留给别人吧~
实在太可惜了!
有一段时间没看电影了,所以我今天再次一天把近期新电影都刷一遍。
今天看了香港的反转很有意思的《年少日记》,也看了内地强行反转的《黄雀在后》,还有揭露传销的话题之作《草木人间》,以及全网都说好但我真认为很一般的宫崎骏《你想活出怎样人生》。
今天看了五部电影,万万没想到最后震撼到我的,用真诚打动我的是大家在票房榜前三十名都找不到的电影,《屋顶足球》。
听到足球这个词,就有些朋友想关闭划走,但这部电影,讲的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足球。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云南偏远的一个村寨里,一对千里寻母的小姐妹和一个酗酒的水果贩子,以屋顶为场地,以足球为梦想走出大山的故事。
说实话,这个“一句话简介”也很一般,大家有点云里雾里。但我要说这是一部和王宝强《八角笼中》主题类似,比《我本是高山》更加真诚的女性电影,大家应该有画面感了。
去年王宝强引发轰动的《八角笼中》,讲的是一个搏击教练,教大凉山的孤儿们格斗,然后走出贫穷和大山的故事。
海清的《我本是高山》,则是取材于张贵梅校长的事迹,讲述女生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摆脱贫穷的故事,可是因为主旨呈现手法引发大量争议,两性观众都不认可。
《屋顶足球》是一个片名朴素到很难激发购票欲望的电影,但是进入影厅后,第一个画面就让人沉浸其中,那是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取景,云南当地有足球功底的小演员,她们呈现的乡村风貌,真实感人。
最初的故事,是小女孩阿依美从小没见过母亲,她听说踢球踢得好,能到省城免费上学,还能找妈妈,因此就拉上姐姐阿依果以及其他小伙伴,捡一个男孩子踢破的足球,补起来成立一个女子足球队。
云南乡村特色的“土屋平屋顶”就成为女孩子们练球的场地。
当然,男孩子踢球被赞扬,女孩子踢球家长反对。踢球时间与农活时间相冲突。一个家庭里姐妹间相互牺牲与成全这些矛盾剧情都有。
去年王宝强《八角笼中》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这些孩子的贫穷深入人心,那么他们为改变命运的每一拳都充满力量。
今年这部电影,每个女孩干农活都很麻利,可见她们家庭的困境来源于现实。当然,本片解决“男女踢球矛盾”以及“农活踢球矛盾”用了一个办法。
就是与男孩子踢一场,男孩子们输掉后就要帮女孩们干农活,用这种方式,女孩们获得了踢球的场地和时间。
当然,电影到了后半段,最有天赋的阿依美,被省城专业球队看中,单飞后与原来承载梦想的乡村球队对垒,终结昔日姐妹们的梦想,故事并不新颖,但是每个女孩要么找寻母亲,要么摆脱贫困,要么向重男轻女的父母证明自己。
不刻意煽情,不刻意引战,但该表达的都呈现出来了。
至于结尾高潮,这支乡村球队踢了一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比赛,各人的梦想都有回馈,这里我就卖个关子,有条件的朋友自己去看。
讲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特意隐去了“瘸子教练”这个角色,这是类似星爷电影《少林足球》里达叔饰演的教练角色。
这部电影的第一个可惜地方,就是“乡土气浓郁的瘸腿教练”这个角色,该角色由只演过这一部电影的史俊弦出演。
这个角色形象与气质,都和《八角笼中》的王宝强很像。内核相同的励志故事,都是摆脱云贵贫穷的现实改变,一个票房二十亿,一个首日票房12万,最终几十万。
我认为这部《屋顶足球》第一个可惜的地方,就是没有哪怕一个著名演员,引入第一批基础观众。
类似这样好电影扑街,许多人会指责影院不给排片,歧视小电影。这还真说不上。这部电影首映日只有1.4%的排片,确实很少。
可是该电影票房占总市场0.1%,这还能怪电影院?明天电影院砍排片,你用什么理由反驳?
过去一些电影指责拍片少,是因为出现了票房倒挂,比如影院每天给3%左右排片,每天影片票房都占总票房10%左右,那就可以指责影院。
这部电影1.4%的排片,0.1%的票房,只能说自身先天不足,第一天没有任何话题,任何流量,自然连票房逆袭的曲线也走不出来。
这部电影第二个可惜的地方,是《屋顶足球》这个片名,说得好听,叫朴素,说得难听,叫没有辨识度。
如果说朴素是导演和制作方的坚守,那至少应该叫《屋顶女足》才契合主题吧?
屋顶的狭小空间,与“女足”咱们中国女子运动的名片放在一起,这个反差感,说不定还能吸引第一波好奇的观众。
否则,这部'“主旋律电影”,在院线市场一日游,似乎交齐了各方作业,展现了云南风貌,他们觉得及格了,但这个故事,这群努力改变改变命运的女孩,她们值得更好的世界。
第三个可惜的地方,是这部电影团队太缺少我过去痛恨的一样东西。我恨它,但它真是流量密码呀。
我说了,与《我本是高山》姑娘们用读书走出深山的主题类似,这部电影贫穷女孩在屋顶用足球改变命运,更质朴,也更然。
这是一部以农村少女立志追梦开眼看世界的电影,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女性主义”呈现方式。
这部电影里,有一个女孩叫“壮壮”,她母亲怀孕时,父母以为是男孩取了这个名字,结果生了女孩,父母抛下她进城打工,十几年没回来看她。
女主角阿依美的母亲,因为贫穷贩卖象牙,被抓去服刑,导致母女分离十几年,女儿被人骂“劳改犯的女儿”。
还有村里男孩子踢球,村民认为天经地义,女孩子踢球,就是不安分,不为家里着想。
这些点放大到网络上,都可以成为热搜爆点,流量密码。但这部将女孩追梦的电影,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宣传。
没有引来口水战,自然也就没有流量,最终只能遗憾的收获无法破圈的命运。
这部电影里女孩们的自立自强,都靠自己的汗水与意志去换取。
另外,这部电影里女孩们坚持训练时候的一段插曲,空灵与热烈兼具,就是听不懂是哪族语言,网上相应的宣传物料也没找到,无法放到文末很可惜。
这是一部冲破贫穷樊笼,勇敢追梦的女性电影,最终却没多少人看到,周边影院有排片的,可以去感受一下,遗憾还是留给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