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映花面花映水,柳延河堤河延柳!推敲一下:延和沿哪个更好?
延字更好。柳延河堤河延柳,延字一方面更能反映河堤之长,柳条婆娑摇曳在视觉在上将河堤拉长,更有意境,另一方面河水呼应着,仿佛相邀柳枝一起,跃动呼啦。而沿字就相对少了一些神韵。
上句“水映花面花映水”——流水娇花相映衬,流水自淙淙,花姿独婀娜。花香迎面惹人醉,流水缠绵绕心魂,自然天成,温婉静好。
上句美轮美奂。下句,柳延河堤河延柳”中,用“沿”字好,还是“延”字好呢?先看这两字字义的不——“沿”者,边岸也。“延”者,延伸也。
用“延”字的诗意是——如丝绦般的垂柳沿着堤岸生长,轻软的柳条随风轻轻舞动,似乎把河岸拉长了。而淙淙流淌的河水似乎也把柳树延伸了,满眼的绿意盎然,垂柳与河堤相互珍惜,相互扶持,相互成全,构成了一幅静谧悠远的美丽画卷。
如果用“沿”字,诗句的解释就变成单纯的柳树沿堤岸生长,缺少了延绵悱恻的韵味,过于直白,缺乏美感。
因而,我倾向于用“延”字。
为什么浙江开化没有好的支柱产业?
定位不清,产业不明,文旅不融。
一个地区的发展一定是要依托一到两个支柱产业,但开化似乎缺少这样的产业。从客观上讲,开化因为高达8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和钱塘江水源涵养地,长期以来被限制了工业等能带动GDP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导致该县一直处于浙江最落后的几个县之一。目前,开化能发展的方向在农业、旅游业等第一和第三产业上,但这些产业目前相对水平较低,集约化差,更缺少品牌。
莫须有罪名是什么罪?
“莫须有”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 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成语“莫须有”的解释为恐怕有;也许有。形容无中生有,罗织罪名。 也有人解释为“没有”的意思。这些解释如果放在整个对话情景中和对话双方的身份时,这些解释的确有点勉强。因为秦桧是当朝宰相,韩世忠是元帅。岳飞下狱后,韩世忠为岳飞鸣不平,就问宰相秦桧,秦桧回答“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造反信,虽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如果把“莫须有”解释为“没有”、“不一定有”、“也许有”、“恐怕有”,根本就解释不通,秦桧以他的学识和地位,不可能对韩世忠的质问回答得这么含糊。关于这个问题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个“莫须有”进行考证。 徐乾学在《资治通鉴后编》一里,表示“莫须有”三字是弄错了,该是“必须有”;毕沅在《资治通鉴考异》里,用《中兴记事本末》的旁证,认为也该是“必须有”。 清朝大学者俞正燮有鉴于此,他在《癸巳存稿》里,认为“莫须有”三字还是该从字面解释,认为该标点做“莫,须有”。“莫”表示秦桧的迟疑,“须有”表示一定有。“世忠截其语而合之,以诋桧之妄。”俞正燮这种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 台湾学者李傲通过对宋朝书籍中的考证,得出“莫须”是宋朝的口语,是“难道没有”的意思。在宋朝人的书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有“莫须召二三大将来”的话;《曲淆旧闻》里有“莫须待介甫参告否”的话;《铁围山丛谈》里有“莫须问他否”的话;《宝真斋法书赞》里有“莫须与他明辩”的话;《分类夷坚志》里有“莫须谢尚书否”的话;《思陵录》里有“莫须批出”的话;《后村大全集》里有“莫须有人”的话。……从以上宋朝书中, “莫须”的语义,的确是“难道不”或“难道没”的意思。“莫须有”三个字,原来是“难道没有吗?,有”的意思。与 “宋史”原文:“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其事体莫须有”就是这样的“岳飞的罪名,难道没有吗?有!”的傲慢语气。这种语气,才正是当时针锋相对的对话,符合秦桧的特点。
你对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失联事件有何看法?
这又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博士失踪事件。
又一名博士失踪,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之前多次出现的博士失踪事件,而最终的结果,也往往是大家最不愿意见到的那个结果。
正正经经读博,从来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各种压力会纷至沓来,有读博之前就意料之中的,也会有之前始料不及的。
经济压力、学术压力、就业压力,乃至周围及社会的各种舆论的压力,都会向博士们压过去。个体的承压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极限。而在压力之下,出现心理问题,乃至精神问题,也不乏其人。
个体的遭遇,无论结果多么坏,多么震撼人心,或许也难上升到制度层面的思考。然而,我们恰恰需要这样的反思和实际的改进。
中国博士的数量已经够庞大了,世界第一,每年多达五六万博士毕业生。然而,数量起来了,总体的培养质量并不高。不谈翟天临这样的鱼目混珠的水博士,只说那些拼了命去读的博士们,讲真,其中不少人,真的有适合去读那个博士么?真的有能力做出实质性的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么?真的对得起博士这个代表神圣的学术的最高学位么?
我们不能对那些拼命读博,拼命想做出成果、拿到学位的博士生们苛求什么。然而,有些人明明并不太适合去读博,为什么也不得不去?因为就业压力。博士生这个群体,当然有不少人是基于对学术的兴趣,然后去读博去进取的;但其中,也有不少人仅仅是为了拿一个博士学位,以便更好就业。
这些为了拿学位以便更好就业的人错了吗?没有。读博或许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
但一旦进入读博这个行业,很多压力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博士生们无疑是贫穷的,因为除了那点国家补贴和导师看心情的不稳定补贴之外,再没有收入。将近而立之年,不但要为论文发愁,很多人还得为生计发愁,为个人问题发愁,为将来工作发愁,这种困境,谁能轻松面对?
博士生为什么有经济压力?因为补贴少。为什么有就业压力?因为博士数量太多了,竞争大。博士为什么很多人难毕业?除了因为要求确实较高,还因为一些人其实并不太适合读博。为什么要招那么多博士生,乃至把一些不太适合读博的人也招进来了,结果数量多了,补贴摊薄了,就业竞争更大了,使得博士生面临的压力更多、更大?
显然,是博士培养的制度性设计出了问题。
我们真的有必要不断扩招,追求世界第一的博士数量么?
在我看来,当前,博士培养是一团乱相。不谈科研院所,只说大学,最有能力、最有资源,也最有条件培养博士的高校,其实是985中实力最靠前的那十几二十所大学。大部分211学校,资源不多,很多学科没有能挑大梁的带头人,他们的治校策略,就是大量向本科生倾斜资源,研究生培养(包括硕博),特别是博士的培养,他们根本没有条件搞好,想搞好,也有心无力。这样的一大批高校,培养出来的往往是质量并不太高的博士,意义真的很大么?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普通大学也加入培养博士的“战团”。为了提升学校的层次,不少普通大学不断地申请博士点。已经有了博士点的,想增加;没有的,想方设法要从无到有。结果就是,近年来,在不少普通大学里涌现了不少新增博士点,但实际上,这些学校并不具备培养博士的能力,相应学科也没有比较权威的学科带头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博士,质量可想而知。
我们的博士培养应该是怎样的?在我看来,应该是:比较严格地控制博士培养点,让那些真有资源、有能力培养博士的单位去培养博士;控制博士生的数量,追求博士培养的质量,让那些真愿意投身学术的人获得博士深造的资格;加大博士生的补贴,减少他们的经济压力。
强化博士培养的质量,淡化数量,不但可以真正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也可以给那些读博的人减少很多压力,包括经济的、就业的等方面的压力。在我看来,这才是一条上佳之路。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