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和俄罗斯媒体双双重提叙利亚化武调查结果意欲何为?
美国利用外媒公布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发言,又是一次有罪指证,“很可能”……怎么怎么样。俄罗斯立刻反击舆论战愈演愈烈。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5月16日报道,禁化武组织认为,在今年2月,“很可能”有人将氯气作为化学武器用在了叙利亚萨拉基卜镇。俄罗斯外交部马上发言,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关于所谓叙利亚杜马镇化武攻击事件的报告将于5月底公布。
美国利用西方媒体再次引导舆论,直指叙利亚和伊朗,目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美国让化武组织先行释放对叙利亚不利消息,先入为主引导舆论指责叙利亚使用化武,为后续打算造势。美国要求的化武调查组都进入叙利亚这么久了,怎么也得有个结论,好对各国有个交代。这次通过法新社散布叙利亚化武袭击事,有欲盖弥彰的嫌疑,没有证据也假定指证叙利亚有罪。
第二,美国这个时候通过媒体公布叙利亚化武信息,重提化武袭击,有转移巴以冲突视线的意图。美国近日外交压力巨大,多国对美国大使馆搬迁和巴以冲突发声谴责,舆论越演越烈。把本就被批评退出伊核协议的美国,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头浪尖,这个时候公布叙利亚化武调查结果有助于为美以转移视线减轻外交压力。
第三,美国的最终目的还是叙利亚和伊朗,美国有再次借机打击叙利亚境内伊朗军事设施的意图。对伊朗的打压不只是经济制裁、外交施压,最终更会回到军事上。在以色列的多轮打击后,美国也有采取军事行动的意愿,重提化武袭击是个很好的借口。
俄罗斯的目的非常单一,舆论上针锋相对,拆穿美国的阴谋,阻挡美国的不轨企图,在舆论上驳斥美国等西方国家,占领道德高地不给其借题发挥的任何空间。
国际各类组织都是美国的工具,对己有利就用,对己无利就抛。俄罗斯曾指责,化武组织迟迟不排除化武调查组,派出后又迟迟进入东古塔调查。而近日美国更直接阻挡联合国派调查组进入巴以调查巴以冲突,这些都能看出联合国面对美国的无奈。关注留言,查看更多!
媒体进行报道原因在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公布了他们应该公布的结果,至于这里面有什么阴谋论,这就想多了。西方的媒体大多数不是政府控制的媒体,新闻自由度很高,只要不涉及特定的领域(国家安全、反恐、机密)都可以进行详尽报道。唯一一点可以影响媒体报道的方式是在信息源上下功夫。虽然新闻线索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但是故意将不同结果联系在一起进行揣测,那就有点过了。
我浏览了一些媒体报道,西方媒体的报道确实十分及时,很专业。对于OPCW的这一报告的报道,英国的媒体最为很密集,从这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英国民众乐意看到这方面的报道,因为英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好,由于斯特里帕尔中毒案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英国媒体的专业性,作为世界最早的老牌帝国主义大国,英国的媒体资格都很老,报道都十分的及时,深入,有性格。就那新闻图片为例,路透社的图片往往是最为详实的,也是最具可用性,而且都是第一时间被各大媒体所转载,这就代表着路透记者网络的广度和覆盖面,实力的体现。
相对于西方媒体的报道,我在带有明确俄罗斯官方背景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新闻网上,没有发现关于OPCW报告的新闻。让我想起了俄罗斯人自嘲国内媒体新闻自由度的顺口溜,“《真理报》里没消息,《消息报》里没真理!”OPCW的这个报告很显然对于俄罗斯而言不“友善”,可以直接忽略掉,让旗下的卫星通讯社一笔带过报道一下就完了。这个结果是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现场实地调查团FFM公布的,作为消息本身而言,OPCW的调查和报告,就存在滞后性的,其往往晚于西方情报机构和媒体。这也就让其丧失了作为一个独立调查机构的权威性,对这么一个没有权威性的机构进行权威性质疑,其实真的很多余。
这次二月发生在萨拉齐卜镇袭击的结果调查,确认为氯气,这种极其初级的化学武器,其实想要弄到真的十分容易。化学武器的影响力对于现在的叙利亚而言已经不在于阿萨德有没有,用没用这么简单,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次袭击有多少人丧了命,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很显这次二月发生在伊德利卜的化武萨拉齐卜的化武袭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其想对比,在于杜马疑似化武袭击的报告影响力就更大一些,然而在我看来依然没有什么用,打都打完了,戏也都演完了,就没什么看头了。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叙利亚的“杜马镇化武疑云”应该有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初步调查结果。然而在这个时候,法新社却旧调重弹,放出风声今年2月在叙利亚萨拉基卜镇可能会有化武袭击;俄罗斯则由官方发声,说明了相关各方在正式报告出台前进行着最后的博弈,给禁止化学公约武器组织施加压力。
今年2月英国的BBC报道过类似新闻,法新社此时旧调重弹有两种可能性
今年2月13日的BBC新闻报道说,叙政府对叛军控制的伊德利卜省地区空袭中使用了毒气,一名医生对BBC声称,政府军的直升机在萨拉基卜镇投下了桶状炸弹,他闻到了氯气的味道,而且感到呼吸困难,眼睛感到刺激,袭击过后15人被送往医院治疗。法新社此时旧调重弹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给禁止化学公约武器组织调查组施压,希望能够得到了有利于西方的调查结果,为法国出兵叙利亚找到合适的借口。二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在杜马镇的初步调查结果可能对西方不利。此时先放出风声,如果没有办法证明叙利亚政府军在杜马镇使用化学武器的话,那么就借着炒作萨拉基卜镇的化武袭击,继续抹黑叙利亚政府。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的调查结果可能中立,但给各方都有解读的空间
2016年1月4日,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发布公告称,叙利亚政府申报的最后一批化学武器已由该组织雇佣的法国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销毁,标志着叙利亚已申报化武的销毁工作全部完成。但今年年4月7日叙利亚杜马镇又爆出“化武疑云”后,过了十几天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调查组才进入了现场调查,还遭到枪击,采证不易,因此想获得准确的调查结果肯定很难,后来又曝出东古塔发现反对派制造化学武器的窝点和德国制造的氯气罐的新闻,就使得这一事件更加扑朔迷离。而2013年,在叙利亚发生化武袭击事件后联合国也派出了调查组,但联合国一直表示其调查结论仅限于确定叙是否发生了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而不会断定哪一方应为可能发生的化武袭击负责。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的最终调查报告可能也是类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