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挖出战国青铜剑田间挖出战国青铜剑的电影)守株待兔是发生在南宋还是北宋的?

小编 141 0

守株待兔是发生在南宋还是北宋的?

都不是,是东周战国时期宋国。

守株待兔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是中国的寓言故事,出自于《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南宋和北宋,这个故事出于春秋战国一韩非子.五蠹,故是春秋战国宋国发生的故事。

二者都不是!!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说的是战国时期宋国的一个民间故事。这个宋国和南宋北宋没有半毛钱关系。二者之间相距1200年以上。

故事说:

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间耕作时,见一个兔子撞死在树桩子上。他不费气力,拣走了这只死兔子。从此,他丢下农活不干,天天守在那棵树桩子旁边,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再没有拣到,而这个农夫却成了宋国人口中的笑料。

韩非子主张,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应不断变化。为了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道理,他举了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

比喻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老农夫为何要欺骗项羽?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历史细节,楚霸王项羽被韩信包围在垓下,此时的项羽粮草不济,兵微将寡,四面楚歌,不得不上演霸王别姬的戏码,然后率八百骑兵突围。

(田间挖出战国青铜剑田间挖出战国青铜剑的电影)守株待兔是发生在南宋还是北宋的?

项羽渡过淮河身边只剩下一百多骑兵,他来到阴陵就迷路了,于是就跟一个种田的老农夫问道该怎么走?结果老农夫骗项羽说:向左走。项羽按照老农夫所指的方向而去,结果陷在了沼泽中,不久就被汉军追上来了。

《史记》: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从原文中看项羽和老农夫无冤无仇,项羽不过是问路而已,老农夫为何要欺骗项羽,指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呢?

欺骗别人本身是不道德的事情,也会招来别人鄙夷的目光。一个老农夫活了一辈子自然懂这个道理,然而事情落到欺骗他人的地步,必然有其缘由。

问路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有学问。以前看过一个问路的故事——五里和无礼。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天快黑了却没有找到旅店,他就问路边的一个老人:老头儿,附近的旅店在哪里?老人回答说:五里,五里。

年轻人骑着马头也不回就跑了五里,到地方一看压根儿就没什么旅店,年轻人转头一想,才明白五里就是无礼的意思。才明白自己问路时太过无礼,老人给了他一个教训。

年轻人连忙调转马头,跑回去老人还在原地等候,年轻人见了老人跳下马拱手作揖,礼貌非常,谦恭有礼。老人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这方圆几里没有旅店。今夜到我家歇一宿吧。

史书虽然记载是项羽问路,不过问路这事儿毕竟是手下人代劳,项羽不可能亲自去,项羽的部下有可能也和故事年轻人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很有可能将刀架在老农夫的脖子上,然后押到项羽跟前。

(田间挖出战国青铜剑田间挖出战国青铜剑的电影)守株待兔是发生在南宋还是北宋的?

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老农夫面临的情况无非一种,不论老农夫指的路是对是错,老农夫都难逃一死。毕竟对项羽众人而言,这个知道他们去向的老农夫是一个威胁,留下就是大患。

老农夫在难逃一死的情况下,也不能让项羽众人得逞,临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所以给项羽指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当然这不过是一种推测而已,历史是否有其事不得而知,毕竟历史太缺乏细节了。项羽问路的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老农夫最后的结果如何也无人知晓。

其实老农夫欺骗项羽指错路也挺符合那个时代。既然是老农夫大概也有五六十岁了,经历过战国秦朝楚汉相争,见过的人和事太多了。

老农夫经历这段时期战争频繁,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太多了。不论古代战争的哪一方胜利老百姓都会遭殃,残兵败将会抢老百姓,打赢胜仗的军队也会抢老百姓。

加上古代信息不发达,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土匪盗贼横行,散兵游勇太多,这些人来了,必然要奸淫掳掠,老百姓分不清好人坏人,为了保护一众乡邻只能欺骗这些人。

(田间挖出战国青铜剑田间挖出战国青铜剑的电影)守株待兔是发生在南宋还是北宋的?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这种败逃的军队后面必然还有追兵。如果这支败兵顺利跑了,追兵必然会在附近搜寻。如果是搜寻败兵的行踪也还罢了,可怕的是追兵如果挨家挨户搜查,说是搜寻其实就抢东西,甚至抢女人,老农夫所在的村庄必然会遭殃。

如果这支败兵没有顺利逃脱,追兵能够赶上。追兵的主要目标自然是败兵,挨家挨户的搜寻自然是不会有的,乡邻自然能够保全不受兵戈遭殃。

对于项羽刘邦来说,争夺天下是最要紧的事情,所以二人争夺天下期间,各种手段阴谋诡计都要派上用场,说白了就是不择手段。别说杀一个老农夫了,就是坑杀几十万降卒,舍弃几千个妇女都是寻常事情。

可是对于老农夫来说,他只想要一个太平日子,甚至不让自己的村庄遭殃,他只能出此下策,才管他欺骗的是项羽还是刘邦呢?至于刘邦项羽谁得天下对他而言无所谓的。

老农夫是阴陵人,这快地盘属于项羽,项羽军队的旗帜行伍的口音都是西楚的,老农夫心里不会不明白。可恰恰就是项羽治下的老农夫欺骗了项羽。这就足以说明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

因为项羽失去了民心。项羽在灭秦后分封诸国,在之后的几年里发动战争。除了攻打齐国,之后和刘邦对峙的都是在西楚的地盘上,也就是说项羽一直在自己的大本营里和刘邦作战。

项羽的优势是率军作战,保境安民这类事情不是其强项,他手下并没有萧何这类的人才,估计地方基层行政体系没怎么建设,百姓的负担必然沉重,日子不好过,所以讨厌项羽也情有可原。

老农夫欺骗项羽也是英雄末路的真实写照。项羽何等人物,他叱咤风云的时候,杀宋义破釜沉舟大败秦军,诸侯将领跪地迎接,然后坑杀秦降卒二十万,率领四十万大军进入关中,吓得刘邦立马上门道歉然后尿遁开溜。

可是他失败的时候呢?四面楚歌,只有几百人跟随,身边只有一匹乌骓马,一个女人虞姬,临到头来还被一个手无寸铁的老农夫给骗了,是一种“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的英雄末路。

垓下之战已经注定了项羽的失败难以挽回,项羽跟刘邦打了三年都没有彻底战胜刘邦,结果形势发生了逆转,龙且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在齐国被韩信干掉,项羽的主力损失惨重然后被韩信包围,失败的情绪早就在垓下之战前悄悄传遍了整个西楚。

老农夫也清楚这一点,此时只有项羽死了,才能给百姓带来一丝宁静。否则项羽失踪或者逃亡了,西楚的百姓就要遭殃。与其百姓受罪,还不如让项羽彻底失败。骗他陷入沼泽,让汉军追上,才能是最佳的选择。也正是因为英雄末路,才会慌不择路,老农夫才能欺骗项羽。